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143章 孝陵对

第143章 孝陵对

“菊君莫要气恼。”董释劝道,“菊君乃谢家宝树,就是公主郡主也配得,庄四娘就是丫鬟命,山鸡配不得凤凰,她和朱寅恰好是一对。“

王瑞芳脸色阴鬱,“怎么哪里都有朱稚虎?委实可恶。我不是在意庄四娘,就算她嫁给我,我也想休就休。我气的是,又是朱寅,狗一样的东西,

处处坏我好事。”

徐元晋道:“不过一个小女子而已,婊子一样的东西,值当什么?为她生气真真犯不著!这种货色,秦楼楚馆里隨便就能梳笼。”

“走!为了庆贺菊社成立,咱们去秦淮河眠月楼,倚红偎翠,红袖添香,岂不快哉!”

王瑞芳站起来:“走!今夜我要寻两个小雏儿,狠狼消消火气!脂粉钱就记在菊社的帐上!”

他是社长,他说资记菊社的帐,当然谁也没话说。

当下,一群人鲜衣怒马、呼朋引类,前呼后拥的直往秦淮河而去。

王瑞芳等人去秦淮河之极,朱寅和徐渭等人却到了孝陵。

今日是太祖诞辰祭祀。

除了主祭人魏国公、陪祭人太常寺卿之外,还有镇守太监、南京五府六部堂官、应天府尹、应天巡抚、江寧上元两县知县等官员。

梅林下的神道之外,停满了车马,

太祖陵,取马皇后諡號“孝慈皇后”中孝字,命名为孝陵,是高皇帝和高皇后合葬墓陵区植树十万株,养鹿三千头。

按孝陵祭祀制度,每月都需上供时鲜。眼下是十一月,规定的的时鲜是:甘蔗、蕎麦、红豆、白、鹿、獐、雁。

肃穆的钟鼓声中,刚袭爵不久的新魏国公徐维志,率领大群官员沿著神道肃然进入。

孝陵卫的值班禁军,照例衣甲鲜明的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初冬的天气,草木肃杀,彤云密布。紫金山红叶似火,层林尽染,灿若云霞。

时不时有一群群的孝陵鹿,出没在林中,呦呦鹿鸣。

这些孝陵鹿野不怕人,甚至站在神道两边,看著身穿黑色祭服的南京官员们鱼贯而入。

按制,除了祭祀,外地官员有公务来南京,也必须来私祭。

但寻常百姓,不得进入。

所以,朱寅和徐渭等人是进不去的。只能在神道外仰望紫金山上的孝陵。

紫金山南麓的孝陵,默默俯瞰南京,俯瞰著沉淀六朝金粉的玄武湖。

朱寅望著古木森森的陵园,不禁想到一件事。

明末崇禎下令將孝陵中的枯木、雷击木清理出去,派成国公朱纯臣去干。

结果朱纯臣到了南京,將孝陵的树全部当做“枯木”砍了,树根都挖了,当柴火卖了。

当时南京讽刺“皇帝伐卖祖坟之树”

朱寅收回目光,心想,总有一天,我会进入孝陵祭祖。谁也---无法阻止!

“我们不能去祭祀太祖孝陵,就去祭祀东陵吧。”朱寅指紫金山之东,“懿文太子东陵,就在那里。

朱寅肯定,虽然孝陵警备森严,百姓无法进入。但是孝陵之东的懿文太子之墓,却一定可以进入。

徐渭听说去东陵,不由目光闪烁。

几人迤跡往东,沿著紫金山东麓,很快就看到一条满是落叶、杂草丛生的青石道。

青石道上,触目可见鸟兽的粪便。

“呦呦”的鹿鸣传来,几只梅鹿从林中窜出,好奇的看著朱寅。

然后,好奇的看著朱寅脚下的黑虎。

朱寅心情复杂的沿著青石路向前,不时看到两边倒臥的石兽和石翁仲。

懿文太子墓本是建文朝孝康皇帝东陵,是皇陵的规格,建文时期一年九祭。

后来被朱棣降格,地面建筑基本都毁掉了。不但降格,甚至废弃了祭祀。地方官也没有人管。

可是说起来,东陵和孝陵只是一墙之隔。

几人在古树林中走了两刻钟,上了一个山岗,这才看到一个被草木藤蔓掩映的宝顶。

一块巨大的神功圣德碑,被打断为几块,半埋在土中。

这哪里是大明堂堂懿文太子墓,连简直是一处山中废墟。

朱寅透过草木的掩盖,依稀看著宝顶上的字,只认出“懿”字。

徐渭胃嘆一声,“想不到懿文太子之墓,没落至此。大明国祚仍在,此地已成废墟。”

“这成何体统?国家礼法何在?”

一边说一边观察朱寅的脸色。

朱寅眸子变成一片铅灰色,神色冷漠。

好一会儿,朱寅的脸色才缓和了些“先生,咱们去山顶看看吧。”

徐渭点头道:“好。”

两人绕过懿文太子墓,上了山顶。往正西一望,是孝陵的墙垣。往西南一望,是巍巍宫城。

山风吹来,徐渭银须飘飞,朱寅衣袂飞扬。

徐渭忽然说道:“虎踞龙盘,真是英雄霸业之基,不愧是大明故都,太祖因之以成帝业。”

“可惜,大好江山,如今沦入不肖子孙之手。“

他说到不肖子孙四字,朱寅的神色毫无所动。

绝无丝毫惶然之色。

徐渭心中更是有数,再也不加掩饰的说道:

“稚虎,上天赐予你钟灵毓秀,赐予你国姓,大丈夫当建千古不拔之功业啊。”

朱寅似笑非笑,语气淡然如水,“先生於我,尊亲长辈,无话不可说。”

徐渭咳嗽一声,俯视西南处的宫城,说道:

“设若宗室有不世出之英雄,占据南京,在孝陵继位,可为正统?”

朱寅神色不变,“那么以先生所见,何为正统呢?”

“正统为何?”徐渭道:“正统就是人心向背,就是兵强马壮!”

朱寅道:“兵强马壮,何其难也。“

徐渭一笑:“固其难,也不难。李成梁,不过辽东匹夫,手中十万大军。杨应龙,不过南疆土司,魔下劲卒八万。”

“当年,胡忠懋公不过一书生,临危授命,就任浙直总督不过数年,就拥精兵强將,势重江东!”

“汉高帝元从不过数十人,汉光武不过没落宗室,汉昭烈贩席织履,司马宣王不过一主簿,刘寄奴出生行伍,赵匡胤只有结义十兄弟,太祖出生寒微。”

“他们当初,可有兵强马壮?然终成大事也。”

“可见事在人为。若是天时、地利、人和在我,便是飞龙在天啊。”

『嘉靖以来,纲纪墮落,军备废弛,奸妄当道,吏治败坏,文恬武嬉,

世风日下,胥吏治国,四夷不贡,可见天道好还,末世已到!”

徐渭的声音越发鏗鏘,“我以为,最多三十年,內必有黄巾之祸,外必有胡尘之危,当早做准备,鞭挞天下!”

朱寅眼眸亮晶晶的,似乎有火焰在烧,“先生何以教我?”

徐渭说道:“考科举,做疆臣,牧南方,取海利,建水师,收民心,练强兵,精器械,用私人,丰羽翼,结党羽,交武將,贿朝臣,通权监,积名望,办书院,养寒士——-以待天时!”

“只待朝政有变,进能掌控中枢,可为普武、隋文、宋祖。退可划江而治,再左收关中,又取齐鲁,则中原可下!“

“稚虎啊,这个天下数十年內必然易手。万历连张居正都容不下,他和他的子孙,守不住大明江山!”

“你不抢,总有人抢。大丈夫何不一日为帝啊。“

朱寅不禁有点热血沸腾,假悍悍的说道:“可是我真行么?我何德何能,安敢有此奢望?我不敢做啊。”

“怎么不行?”徐渭脚,“你是神童,你心怀大志,爱民如子,这是圣人之姿啊。你姓朱,难道不是光武、昭烈那样的人么?这是天意啊。”

“他年你要是在孝陵继位,南京谁敢说你不能继承大统!”

“稚虎,你要是没有天下之志,我就回绍兴等死,绝不会留在你这。”

朱寅嘆息一声,“先生,你这是赶鸭子上架,让我生死两难,进退维谷啊。”

徐渭却是笑了。

朱寅说这句,其实就是同意了。看著这个十岁孩子如此拿腔拿调的悍悍作態,徐渭对朱寅更有信心。

年仅十岁就滑不留手,不形於色,那更是成大事者的本色了徐渭指著山下,说道:“汉高祖黄河誓说,使河如带,泰山如礪,国以永寧,爱及苗裔。”

“然而西汉不过两百余年,便有光武中兴。大明如今也两百余年,只有明光武出,方能国以永寧啊。”

朱寅也不装了,肃然拱手道:“善!先生之言,於我心有戚戚焉!”

ps:好了,这算是摊牌了,完全就是一条船的蚂蚱了。蟹蟹订阅和书评,晚安!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