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掛遍权贵头!
迎著眾人惊讶的目光,向来以圆滑著称的程咬金,泪流满面。
“不是这样的,俺们也想单五哥活,俺们也救过单五哥ea
这次秦琼没阻拦他,因为秦琼自己也是泪如雨下。
四周眾人的面色,各种各样。
长孙无忌这等李二凤的心腹,目光略显不善的打量著一眾降將。
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没去过瓦岗寨的,则是略显担忧的看向李二凤。
据说有著九十九个心眼,却是一个都没能传给傻孙子的李,此时也是没了心眼,站在那儿捂著脸抽泣。
现场的气氛,遂渐有些低沉下来。
就像是李二凤那淡然的脸色一般。
看著淡然,其实已经是生气了。
毕竟弄死单雄信的,就是他李二凤。
如果不是仙长亲自开了单雄信的话题,打死程咬金他们也不敢如此作態。
也正是因为话题是仙长开的,所以李二凤只是面色淡然,而不是勃然大怒的发作。
不过就这么著下去肯定不行。
长孙无忌感受到了魏徵的目光,活动了下脖子,打算以小舅子的身份来结束这次的事儿。
未曾想,此时长孙皇后却是走了进来。
一路来到李二身边,笑言道“二哥,我煮了燕窝粥,喝点吧。”
李二凤露出了笑容,頜首点头“好。”
看到李二凤端著碗喝粥,四周眾人方才鬆了口气。
程咬金等人也不哭了,之前的事儿就当是一阵风过去了。
不过去又能怎么样呢,单五哥总不可能从被活埋的坑里爬出来吧。
气氛逐渐平缓下来。
不过下一刻,天幕再度开始播放。
“歷朝歷代农民起义,唐末黄巢起义。
大唐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可这並非结束,而是开始。『
河北诸镇並未被消灭收復,仅仅只是与朝廷达成了和解。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隨著大唐朝廷的威望逐渐降低,地方上的藩镇逐渐做大,末世也隨之到来至乾符年间,全国各地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衝突。
“隨著火种点燃,大规模农民起义隨之而来。
黄巢,是曹州冤句人,家中世代贩卖私盐,家境富足。』
他从小习武骑射,读书通笔墨,参加过数次科举考试。『
『黄巢曾经在长安城蹉跎多年,参加多次科举考试却始终未曾中举。'
当他投递诗文至权宦之家,试图得到提携之时,得到的却是无情的羞辱。
被嘲笑为乡下来的土包子,家里有个三瓜两枣的居然还梦想当官?胚!”
『遭受巨大羞辱的黄巢,看清楚了朝廷的真实面目。
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就离开了长安城,回到家乡继承祖业成为了当地盐帮的首领。』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藩镇的事情,就是李隆基弄出来的,这事情没得洗。”
“大唐亡於藩镇,这个之前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多说。”
“这里说说大唐的科举。”
赵清然笑言道“別看科举早在隋文帝时期就正式出现,登堂入室。”
“可到了唐末的时候,所谓科举早就沦为世家门阀,给自己家族子弟镀金的地方。”
“每次科举的名额,都落入了世家门阀子弟的手中。”
“偶尔有几个平民出身的,也都是投效於世家门阀与皇亲国戚门下做走狗之徒。”
“而这种当走狗的机会,也是无数平民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梦以求所追逐的。”
赵清然再笑“科举已经失去了原本给平民百姓跨越阶级的本意。”
“这种情况下,像是黄巢这样的长漂,几乎是人人绝望,乃至於绝望之后的憎恨。“
“这些能来长安城做长漂的,可不是什么泥腿子,至少都得是小地主家庭出身。”
“毕竟想要在长安城內生活个几年,寻常百姓之家,哪怕是倾家荡產也办不到。”
“一个两个的,对朝廷,对天下仇恨无所谓。“
“十个百个的,也无伤大雅。”
“可如果是一千个,一万个,乃至於数万十数万呢?”
“这些文化人没有了出路,他们可不会像是黔首百姓那般等死。』
“黄巢只是其中之一,是史书记载了的。”
“以当时大唐的社会环境而言,就算是没有黄巢,也会有绿巢,青巢,蓝巢出现。”
贞观时空,李二凤放下了手中的瓷碗。
他的目光炯炯,盯著天幕一言不发。
藩镇的事情,对於他来说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心里已经有了解决之道。
至於高句丽,更是轻鬆简单,等到打垮了突蕨,自然会对高句丽出手。
真正让他头疼的,还是世家门阀。
世家门阀这个怪物,从汉时延续至今千年,早已经深入的影响到了天下的方方面面。
甚至於,他们老李家也是世家门阀的其中一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哪怕是千古一帝,也是头疼。
难,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