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行瞧不见的地方,发生了许多变化。
他对此並不知晓,只是舒舒服服,优哉游哉地享受假期。
没事就出去溜溜马,有时就在家里和家里人一起烤火,偶尔去芸苓那边坐坐,带她回来蹭顿饭。
某天一位官差给他带来了包裹,里面是印好的《降妖记》,庄行手写的初本,也一併完好无损的寄回来了,蔡北写了一封信,说这书在宜都已经广为传播,其中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那本《降妖记》印的很好,用的是上好的纸张和油墨,他稍微翻了翻,將其收了起来,放在了柜子里收藏。
日子平淡无奇,但也岁月静好。
转眼间,他就度过了除夕。
最终,他们决定一家人一起去宜都喝喜酒。
芸苓也来了,不过她是一个人来的,她的叔叔没跟著她一起,说是还得照顾家里的小孩,
他们去年新添了一子,孩子才两岁,確实出不了远门。
大年初四早晨,渡河上还漂浮著三三两两的薄冰,气温在逐渐回暖了,只有早上才能看到这些浮冰,到了中午,冰就会消融在河水之中,等过了立春,渡河里连浮冰都瞧不著了。
庄行拿出银钱来,包了一艘渡船,一家人早早便从村里出发。
中午渡船就到了宜都,庄行发现在城墙前的那个大渡口处,多了几架高高的木製器械,那是用动滑轮造出来的起重器,上次庄行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东西。
看起来稍显简陋,毕竟一月的时间里赶工赶出来的,但渡口的工人,已经能很熟练地使用这玩意,用铁鉤將货箱钓到甲板上去了。
在宜都城內,也可在很多地方见到类似的起重器了,有些地方正在修建新楼,就有人推来了类似的器械將砖石搬到楼架上去。
庄行很惊讶,短短一月內,宜都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庄良庆也同样如此,他有十三年没来过宜都了,回首往昔,这地方变得截然不同。
祝禾更是第一回来这种大地方,她显的很小心,不敢大声说话,一直牵著女儿的手,生怕这孩子走丟了。
庄行拿著白瑜给的牌子,在北市门口找到了蒲草商会的据点。
白瑜早已打点好了,有人將他们带到了一处宅院,里面有专为他们准备的屋舍。
放下行囊,下午他们去街上逛了逛,四处还可见庙会的痕跡,那些掛上的红灯笼尚未被取下来,虽然今日不復当日闹热,但许多新事物,还是让夫妻俩应接不暇。
到了晚上,白瑜和楚胜才登门来访,送上了一本红色的喜帖。
这喜帖本该是双方父母去送的,但白瑜无亲,两人又没宴请什么长辈,便是两人一起去送喜帖婚宴在次日晚举办,地方是楚胜和白瑜的新宅子,这宅子就在商会旁边,离官府也近。
当晚,宅子內摆了小几桌宴席,来客大多都是些年轻人,很多是庄行熟悉的人,当年他们在山上待过,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自己组建了一个大家庭。
那些年,白瑜在他们迷茫不安的时候,把他们团结起来,指出了一条明路,白瑜就像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大姐。
见到白瑜换上红色的新衣,甚至有人流下泪来。
几个年轻人簇拥著搭红盖头的新娘进了高堂,將她交给了新郎,门槛后有一个火盆,两人一同跨了过去。
走过火盆意味著烧尽晦气,期盼將来红红火火。
请来的老妈子,大声喊道:“一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