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还有村夫劝诫的,但白瑜都委婉地推辞掉了。
见新邻居態度如此坚决,热闹过了,围观的人也就都散去了。
庄行倒是没走,当初是他提议,让白瑜一行人来这个村子定居的,早在山上的时候,他就给了白瑜麦种,既然当了这个好人,他就打算好人当到底了。
但是他在一旁看了看,却发现好像没有自己能帮忙的地方。
白瑜年纪虽小,却把事事都安排的周到,她虽然没有僱佣村夫来帮忙,但村长那边,却帮他们带来了工具,有斧头,有锯子,有锄头,有镰刀,她数钱数给了村长,这些工具她似乎是买下来了,都是些二手货,生了锈,像是別人家閒置下来不用的。
掌到了工具,这个小小的团队,就在白瑜的指挥下行动起来。
圈地之前,他们似乎把一切都计划好了。
他们在山上互相磨合了两年,分工明確,男孩拿上斧头,女孩则是集合起来,把那些工具放好,在地面上做各种规划,划分区域。
庄行仔细端详,发现就连他们挑的位置,似乎也是有考究的,除了靠近农田、水源以外,他们还特地圈了一块偏上坡的地,夏天时,村子里偶尔会下大雨,选在上坡一点的位置,到时候就不必担心积水的问题。
庄行看了一会儿,觉得他们好像並不需要自己的帮助,他们並非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每一个都在山上干了两年的杂活,即便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们依然很好地適应了下来。
倒是自己硬要上去帮忙的话,反而是显的有些多余了。
想了想,他最后也只是和认识的人打了打招呼,不再去插手这件事情。
之后,过了五天。
造房子的事情,有条不地进行著,男孩砍来了竹子,女孩摘来了阔叶,抱来了茅草,栓起了麻绳和草绳。
他们似乎是打算做两个三角的竹屋,搭起来的框架,看著就像是两顶大號的屋檐,就只是做一个遮风避雨的,能睡觉的地方就够了,柴房、灶房什么的,他们暂时都没考虑。
庄行这五天偶尔会去探望他们,他白天去田地里,和父亲一起把麦子种下,农閒的时候,也和芸苓去河边抓了几条鱼。
他顺手绑了几条草鱼,当做慰问品送了过去。
这天回家,娘亲却说白天的时候,有几个孩子过来拜访过了。
“这是他们送来的,说是谢谢你的鱼。”
娘亲托著一片荷叶,叶子里包的是些野桑葚,那桑葚黑亮发紫,很新鲜,不惹尘埃,一看就知道是刻意挑选过的。
庄行摘了一节桑葚放到嘴里,吃著酸咪咪的,微甜,汁水很饱满。
“我答应他们,让他们把我们门前的竹子砍了,反正来年还会长的,就让他们拿去用吧。"娘亲摸摸庄行的头。
“他们想要我们家门口的竹子么?”庄行问道。
“是呀,说明天就来,明天我就把妹妹带到芸苓二叔家去吧,免得砍竹子吵到她睡觉了。"娘亲说道。
“也是呀。”庄行笑了笑,“娘亲,明天他们若是来了,让他们把那些竹子抱走就是,就不必吵到小妹了。”
娘亲有点疑惑地看著庄行,庄行不语,拔剑来到门前的那片竹林。
他轻轻挥剑,竹林齐刷刷地倒下来,便是遮不住那轮金灿灿的夕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