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唐朝小教父 > 第222章 无为之道

第222章 无为之道

第222章 无为之道

虽然《十万个为什么》引发极大的争议,但他们争议的目的,其实不在于这个理论的对错,而是在于无名学院,之前因为义演一事,就弄得大家是非常恼火,自然见不得无名学院好。

当时他们众志成城,仿佛将无名学院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可才过几日,这无名学院又凭借面膜是大出风头,他们没法反驳面膜,效果太立竿见影,只能从《十万个为什么》着手,利用这一点去攻击无名学院。

至于这理论到底有何用,根本就没有人放在心上,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无论对错,都是没用的。

因为儒家思想的原因,使得实用主义一直是占据着主导,而力学是理论,暂时看不到实际利益,但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说凡事都有两面。

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坏的一面,思想这东西,其实是最难做到鱼和熊掌兼得的。

从古至今,绝大多时候,都必须为了这好的一面,去接受那些负面影响。导致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明知这一点不好,为什么不改,其实是没有办法,看似简单,但如果你拒绝负面影响,那好的一面,也会受到影响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有没有用,对于李隆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如今一直在推行重道抑佛,并且他在也渴望在朝中推行道家思想,他已经自封为道士皇帝,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讯号。

故此,对于他而言,面膜好坏,只是其次,关键是这一套理论,到底有何作用,没有作用,就很难在朝中推行下去。

“当然有用。”

王熙立刻道:“如果能够确定这万有引力,那就可以解释很多事情,当这些事情解释清楚后,就知道该如何去完善。”

“例如?”

李隆基又问道。

王熙想了下,道:“例如造船,为什么一颗石子在河上浮不起来,但一根更大的木头却能浮起来,这跟什么有关,又与什么无关。

当弄清楚这一切后,就可以先计算好,再来制造,如此一来,既可以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又可以制造更大的船,而且还能根据河道去制造船。”

李隆基只是稍稍点头,旋即又道:“你说得虽有道理,但这只是对工匠有用,想要让朝中大臣信服,恐怕还是不能够的。”

要讲好道家故事,关键是在于能否说服统治阶级。

到底这是封建时代,百姓认同与否,根本不需要考虑。

王熙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姑父问的是这个,姑父可真是小瞧了这门学问,这里面可是包含着道家的至高奥义-——无为之道。”

提到无为之道,李隆基顿时来了精神,这的确是他想问的,“这与无为之道有何关系?”

王熙不答反问道:“敢问姑父,何谓无为。”

李隆基思索一会儿,道:“节用省敛、重农务本、与民休自、废除烦苛政、从简易等施政措施。”

王皇后也是频频点头。

她其实很赞成无为之道的。

而王皇后这一细微的举止,被王熙捕捉了个正着,突然灵机一动,满脸崇拜道:“姑父可真是厉害,这一语便道尽这无为之道,其实总得来说,就是一个字——简。”

“以简来解释无为,也是十分恰当啊。”李隆基点点头。

王熙道:“但是如何做到这‘简’,可就是难于上青天,用最简单的政策,缔造一个盛世,那必须刀刀精准,不能有丝毫偏差。

我家先生以为,自古以来,也就汉高祖、汉文帝,太宗皇帝,以及当今陛下,有此能力。”

李隆基面色一喜,嘴上却道:“当真是你家先生说的,还是说是你将朕给添上的。”

暂时来说,他也认为自己比不了这三位同行,但这并不丢人,因为纵观古今,能跟这三位皇帝相比的,那真是凤毛麟角。

王熙道:“如果先生没有加上姑父,侄儿的确也会加上的,因为在侄儿看来,姑父可是英明,不过先生确实有说到陛下。

在先生看来,自姑父即位以来,一直在废除多余的规定,这就是在遵从道家思想,可许多皇帝不敢这么干,生怕会引发动乱,只有如太宗皇帝和陛下这般英武、自信,才敢这么干。”

李隆基哈哈一笑,“先生真是谬赞了,朕也受之有愧啊。”

虽然事实是如此,但那是因为武则天为了稳固一个女人政权,弄了太多不必要的规定,或者说变形的政策,他拨乱反正,自然是要废除很多很多规定,他也不愿意在这事上面,自欺欺人,于是又问道:“对了,此与这万有引力又有何关系?”

王熙道:“如果侄儿没有记错的话,高宗皇帝曾体恤民力,故而下令不见大船进攻高句丽。”

李隆基点点头道:“确有此事。”

王熙道:“这就是儒家思想,体恤百姓,以仁政治国,可如果说只需要一州百姓服役,且每天只需劳作四个时辰,每月只需服役三日,便能建造百艘大船,那高宗皇帝还有必要停止造船吗?”

“那自是不需要。”说罢,李隆基眼中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

王熙又问道:“自古以来都有山泽令,渔猎令么,为的又是什么?”

李隆基道:“自然是防止百姓破坏山林,竭泽而渔。”

王熙道:“不错,但若以道家思想来说,住在河边上的人,就会以渔猎而生,住在山下的,就会以伐木为生,若以无为而治,就不应该禁止砍伐和渔猎。”

此话一出,李隆基不禁双目一睁,又低眉陷入沉思之中。

总感觉自己懂了什么,但具体是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王熙又道:“其实最佳的方式,就是懂得万物生长的规律,以打鱼为例,只要懂得鱼产卵的习性,便可规定网空大小,等产卵季节一过,便可上船打鱼,而且只打大鱼,如此一来,便可生生不息。”

李隆基听得是频频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王熙嘻嘻道:“姑父也觉得有道理么,但侄儿再说一个理论,保管姑父为此叫绝。”

李隆基忙道:“是吗?你快说来听听。”

王熙道:“自汉武帝以来,其实并非是独尊儒家,而是儒法并行,可以这么说,朝廷一直将儒家思想作为指导,然后用来法家的手段来制定政策,治理国家。”

李隆基点点头道:“的确如此。”

王熙道:“这么一看,似乎就没有道家的位置,其实不然,之所以许多朝代没过多少年就没了,就是因为其中缺少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才是一切思想的根本,任何思想都必须建立在道家思想上面。”

李隆基哦了一声:“此话怎讲?”

王皇后也是充满困惑地看着王熙。

撇开法家不说,因为不管怎么样,这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只是说独尊法家是不可行的,但是法家的立法原则,立法思想,这是必须得用。

而儒道两家思想,虽不说势如水火,但做不到像儒法,道法那样的结合。

这也是李隆基最头疼的一点,他想要推道家思想,但不是说,他要废掉儒家思想,二者如何共存,一直是他在考虑的事。

王熙解释道:“再说回方才打鱼的例子,假如姑父为了保护河道,禁止某一州百姓渔猎,使得当地百姓失去生计,那么儒家是必然反对的,此为不仁也。

这是对的,但儒家的办法,往往很糟糕,无非就是让百姓少打一点鱼,朝廷少收一点税,亦或者干点别的活,这么一算,不是朝廷亏,就是百姓亏。

导致许多政策,往往是以仁为先,但等到施行下去,便成为暴政,于国于民,皆是不利。”

王皇后听罢,眼中一亮,“说得真妙啊!”

李隆基也是笑着点点头道:“确实说得好,就是这么回事。我看许多宰相,未必能有雀儿说得这般透彻。”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爱,死亡,伪人 华娱的盛宴 人类最后的299天 灵笼:我从久川来 说好机甲打怪,徒手爆星什么鬼 伊塔纪元 斗罗:穿越金龙王,截胡生命毁灭 道成诡仙 娱乐大亨:从互联网开始布局 混在模特圈,我的情报每日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