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丁雨薇表情,应该不知道这个情况。
那应该是没跟她说。
所以自己来问还是有必要的。
沈新问道:“陈队,您说的是什么想法?”
陈超要说,孙釗一抬手拦住他,道:“陈超,这案子既然重启调查,那你就少发表意见,省的误导沈新他们。”
又对沈新道:“沈新,这个案子你先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查,查完以后有了想法,我们再交流,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沈新点头。
三年前案子没查出结果,那当年专案组的方向就有问题。
现在自己负责案件调查,如果再走当年的老路,那结果说不定还是一样。
那不如当一个新案子,以新的眼光去確认侦察方向。
这个时候听陈超的想法,反而会干扰左右自己。
陈超也点头,道:“老孙说的对,你先查,有想法了咱们再交流。”
“这个案子也快三年了,如果真能有个结论,那是一件好事儿。”
“我记得去年,付兰婷的母亲还来队里询问过情况,老太太也没怪咱们,可越是这样,我们越是应该给他们家属一个交代。”
沈新点头记下,然后继续之前的话题。
也就是以调查记录为准,重新询问了一下俩人。
张汉成是副组长,他掌控全局,定的侦察方向,但具体的侦察工作,还是以孙釗这边为主。
所有的情况,俩人都清楚。
重新再过一遍,等於是跟著俩人的调查过程,了解了一下俩人的心路歷程。
而这些东西,有的时候调查记录上是反映不出来的。
这都是自己人,孙釗俩人自然是知无不言。
接到云林派出所的报案,陈超带人出的警。
赶到医院之后,他留在现场询问情况,另一部分人则是去了麵馆,还有郭金华的家。
郭金华一直没有买房,和父母一起住老宅。
分局的技术人员对两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取证,並未发现老鼠药痕跡。
隨即,徵得家属同意之后,对付兰婷进行了尸检。
確认检出溴敌隆成分。
对郭金华的第一次询问是付兰婷死的第二天,也就是12號上午。
郭金华当时情绪低迷,想不出是谁投毒,更不確定具体什么时候中的毒。
而付兰婷有三次的就诊情况。
针对这三次时间节点的前后日期,郭金华同样没有说出有用的信息。
“他们就是挺普通的一对夫妻。”
陈超总结了一句,道:“郭金华他爸以前是橡胶厂成型车间的车间主任,郭金华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初中毕业没復读,直接上的技校。”
“他爸是想著让他去橡胶厂,端个铁饭碗,没想到94年他这边技校毕业,也满18了,橡胶厂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进是进厂了,但没两年,厂子改制,他等於是和他爸一块儿下的岗。”
“他爸当了几年车间主任,那时候手里还算宽裕,给他钱弄了辆计程车,让他跑出租。”
“两千年以前,那个时候计程车生意不错的,不过他才二十出头,人嘛比较懒散,不是很勤奋。”
“经常跟著朋友一块去泡吧,迪厅,赶潮流。”
“大概是99年的时候,他在录像厅认识了杜敏慧,那时候杜敏慧从外省过来打工,在录像厅当售货员。”
“长的挺漂亮,被混混调戏,然后郭金华帮她出的头,就这么认识了。”
“听他朋友说,郭金华是认真的,是真爱,但郭开泰不太喜欢杜敏慧,觉得这姑娘比较势利。”
“因为这,郭金华跟他父母吵过很多次,最终俩人还是结婚了。”
“应该是2003年3月结的婚,3年后,06年7月份,郭美静出生。”
“那个时候计程车多了,郭金华生意不太好,杜敏慧又嫌弃他不上进,因为买房,婆媳之类的琐事,俩人经常吵架。”
“当时杜敏慧在夜总会当服务员,据说是认识了一个有钱的老板,俩人关係破裂,吵来吵去,杜敏慧就提出了离婚。”
“为了爭夺孩子抚养权,郭金华把计程车牌照卖了,等於是给了杜敏慧一笔钱,让她主动放弃了抚养权。”
“而实际上,有了孩子之后,那个时候郭金华已经都30了,也不是什么不上进,只是单纯的能力有限,赚不到什么钱。”
“他对女儿挺好的,后来和付兰婷再婚,一开始付兰婷父母不太同意,觉得郭金华年龄大,还带个孩子。”
“但付兰婷觉得郭金华有责任心,对家庭好,没介意郭金华有孩子,就这么结婚了。”
“郭开泰夫妻也挺满意付兰婷,那个时候郭金华卖了计程车,接手了家里的麵馆,再婚之后,夫妻俩就努力经营麵馆。”
“家庭稳定,社会关係也简单,付兰婷性格又好,从不跟人急眼,做个小本生意,没招惹什么仇人。”
“就像我说的,就是一对普通的夫妻,结果莫名其妙的被人投了毒。”
旁边孙釗轻咳一声,提醒,陈超这等於又是发表了意见,给了一定的误导。
实际上,沈新认真看完卷宗,也有和陈超同样的想法。
那就是这夫妻俩人真的很普通,社会关係很简单,也不知道惹了多大的仇人,会被人投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