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她们来时的路!
六月十九日,周五。
早上七点刚过,杨锦文一行人登上了前往德洋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空荡荡的,没多少人,四个人围坐在一起。
姚卫华一边抽烟,一边吹牛:“我年轻的时候去过一次蓉城,十多年前的时候了,川省的女人真是漂亮啊,大白腿,脸白!”
猫子羡慕道:“听说蓉城有大熊猫,我还没见过呢。”
姚卫华白了他一眼:“我跟你说女人,你非得跟我提劳什子大熊猫!”
蔡婷笑道:“我也想看熊猫,杨队,咱们要是把案子办完了,能抽空去看看吗?”
杨锦文手里拿着材料,正专注地看着,没搭理他们。
猫子挨着他旁边坐着,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火车外的风景。
突然,他鼻子一嗅:“哎哟,杨队,你身上有温法医的味道。”
蔡婷挑了挑眉:“那可不是,出差前都得交一次公粮,不能满仓。”
蔡婷天天跟一帮糟老爷们打交道,说起黄段子来,脸不红心不跳。
杨锦文瞥了他们一眼:“胡说,我身上就这个味。”
猫子撇撇嘴:“拉倒吧,温法医身上的香水味,整个市局的人都闻到过,你俩昨晚肯定是睡在一起的。”
姚卫华深有感触:“猫哥,你是没结婚,不对,你是没女朋友,你不理解咱们杨队。”
猫子没搭理,他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在安南,没出过几次省,为数不多的是跟着办案出了几趟差,所以他对沿路的风景都感到很新奇。
“川省不是盆地吗?咱们坐火车过去,怎么感觉不到落差呢。”
姚卫华嗤笑一声:“你以为是坐过山车呢?下午的时候,火车经过的全是隧道,早些年修铁路的这些工人,确实了不起,大江南北的修。”
蔡婷点了一根烟,跟着望向车窗外巍峨的崇山峻岭,感慨道:“要致富,先修路嘛,咱们改开这些年,要南北贯通,要南水北调,多么伟大的工程啊。”
猫子点头应了一声:“对了,老姚,咱们是不是要经过剑门关?”
姚卫华摇头:“在广远呢,你看不到的。”
猫子有些遗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想去看看先秦古道,毕竟咱们都是老秦人。”
“我艹,你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我家祖祖辈辈都在秦省,我就是老秦人。”
这时候,杨锦文抬起头来,问道:“德洋那边负责接待我们的是谁?”
聊到工作,蔡婷拿出笔记本,掏出一张照片递给杨锦文。
“德洋刑警支队的副大队长,名叫林乔。”
杨锦文瞥了一眼照片,把对方的样子记在脑海里。
出发之前,得先确认对方身份,98年的信息化不发达,互相之间得先沟通。
这个世道,骗子多得很,曾经就有一个去南方的考察团,一下火车就被骗子给盯上了,骗的底裤都不剩。
姚卫华担忧道:“德洋刑警支队不太配合,咱们过去要怎么查?”
蔡婷回答:“如果‘殷红’真是德洋人,排除籍贯是主城区的,那么就有六个区县要查,咱们手上没有她的真实身份,只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排查。”
姚卫华叹了一口气:“她藏的也真够深,她这次回去,不说报复什么人。我琢磨啊,她没去丹南县之前,肯定也是犯过事的,不然解释不了,她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
杨锦文收起证人的笔录,昨天晚上,齐斌去过看守所,再次提审了袁朗,对方确实不晓得‘殷红’是哪里人。
猫子道:“她不是和收留她的那个汪大娘说过,她之前杀过人,十有八九是逃犯。”
蔡婷叹了一口气:“估计是被迫杀人,主动杀人的话,面对袁大军、陶建业带给她的苦难,早就动手杀人了,也不会等到聋哑女人找到她,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锦文问道:“咱们这趟火车是几点钟到?”
蔡婷回答说:“预计是晚上七点左右,估计要晚点,起码七点多了。”
“半年前,也就是1月22号和1月23号,聋哑女人从德洋去丹南县,‘殷红’从安南回德洋,都是坐的这趟火车,k121。”
姚卫华一听这话,表情立即垮了下来,很自觉的站起身来。
“齐斌这小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早知道这趟出差,我就该和他换。”
猫子纳闷:“怎么了?”
蔡婷也叹了一口气:“查案啊,还怎么了?”
猫子“哦”了一声,醒悟过来。
杨锦文笑道:“我来看着行李。”
“瓜子汽水八宝粥有要的吗?”
这会儿,火车上的乘务员推着小推车,从狭窄的过道走来。
姚卫华走过去,喊到:“给我一瓶崂山啤酒。劳驾,向您打听一个事儿。”
蔡婷和猫子去了前后车厢,开始走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