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95章 大潮

第295章 大潮

第295章 大潮

“汉庶人高煦,太宗二子也,倚恃靖难功,倾动东朝,太宗几为所惑,潜谋夺长,飞语倾危,私造兵器,阴养死士,中伤东宫官属,自比天策上将,赖先帝忠臣用命、智破诈计,而正国统。

庶人尤不为思,而为叛乱,无智、无惠、无仁、无善,而不识天数,枉为鬼魅阴邪,天威之下,惶然而散,是以进退维谷、坐守孤城,而左右之内、五步之间,人尽敌国也!

瞻基以渺渺之身,奉承祖宗社稷,今上告太庙,庶人不仁,小子有义,念太宗、先帝之灵,除其宗籍,贬为庶人,并汉王宗属,发往凤阳,困守高墙,有生之日,不复相见!”

郎朗之声,浩浩之音,在太庙之前回荡,其身后跪着满朝大臣,其中自然有人心中发虚,汉王敢造反,自然是在京中有联络,尤其是勋贵家,虽然不至于直接反,但暗戳戳的使劲,必然是有的,只是朱瞻基没有去探查而已。

同样有许多人将目光落在了李显穆身上,在大明的天上,只有一颗太阳,那便是皇帝,但在太阳身边有一颗极其明亮的星星,当日月交替之时,它便散发着无穷无尽的光,让每个人都不能忽视。

踏着皇后、贵妃、亲王这三块垫脚石走上权力的高峰,如今的李显穆,其威严之甚,甚至快要到九千岁魏忠贤的地步了,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李显穆讲道理,所以不至于让臣子畏之如虎。

天下之内,怕是只有李显穆还能稳得住心态,他非常清楚,他手中大部分的权力,都来自于皇权,因为和皇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深厚的信任,才有如今的他。

从政治上来说,任何人都要为权力的来源负责,李显穆越是权势深重,就越是谨慎的面对皇权。

是以他并未有丝毫的狂妄,而是依旧矜矜业业的做自己的事,让皇帝不至于产生大权旁落之感。

……

宣德元年发生了许多大事,朝廷改制、平定汉王之乱,反贪司也渐渐提交上了一些案件,朝廷雷厉风行的处理了不少官员,如今地方上的官员,堪称胆战心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贪司的官员被称为“修罗”,以形容其恐怖程度。

只是有心之人自然能看得出来,反贪司还没有彻底铺开,这只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真正发力时,应当是元辅李显穆要有大动作时。

只是不知道李显穆会以何事为契机。

宣德二年,一件对大明朝意义极其重大的事发生了,孙贵妃诞下了皇长子,皇帝当即宣布大赦天下,且为孙贵妃加恩,让她的荣宠从各方面都等同于皇后。

在朱祁镇出生一个月后,就在满月宴上,朱瞻基向臣民宣布了另外一个消息,立皇长子朱祁镇为太子。

皇帝没有嫡子,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立朱祁镇自然无不可,朱祁镇刚刚出生,不可能有什么过错、也不可能看出资质,根本就挑不出来一丁点毛病,在这个时候立太子,是最合适的。

这些事一经宣布,自然无人反对,一切便顺利定下。

但朝野之间,谁人不知,这不过是皇帝的铺垫,他真正的目的是太子的母亲,皇帝废后之心,昭然若揭了!

宣德二年四月,就在立太子一个月后,皇帝开始试探,以胡皇后无子为由,要求废后,其理由也颇为冠冕堂皇,“朕年过三十,却一直没有儿子,社稷不安,现在孙贵妃有子,乃是功在社稷,亦是上天的旨意,自古以来皆有母从子贵者,朕以为当立孙贵妃为后,而胡皇后则移居别殿。”

此事自然是瞒不住的,当即便传遍了朝野之间,作为如今大明权势最显赫、声望最高的大臣,李显穆自然是首当其冲,他按照先前的想法,委婉的表示,“陛下所言有理,陛下自行决定即可。”

这便是同意了。

朱瞻基很满意李显穆的表态。

按照道理而言,皇帝想要推行,李显穆也不反对,那这件事就很难被反驳,尤其是如今大明选皇后都是小官,外戚势弱。

后妃全凭皇帝宠爱,在外朝并没有靠山。

再加上先前的胡荣之事,理论上不会有很多人为胡皇后说话,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对废后之事,是相当坚决的。

而且孙贵妃还有太子这件利器,在这种事上反对,那可真是落不了好。

但其后所发生的诸事,远远超过了二人所预料。

朝野之间反对的人,声势堪称浩大!

不仅仅是京中的朝臣在上书反对,地方上也有大量的官员上书,反对废后,他们认为胡皇后无过,不应被废,孙贵妃虽然有子,但古来有子的妃子诸多,立为太子的亦不少,岂能因此而立为皇后呢?

况且民间四十无子,才能纳妾,如今皇后正处于盛年,今日无子,翌日不一定无子,这般废后,实在是不通常理。

皇帝若是废后,岂不是助涨民间气焰?

这等声势,通政司直接被奏章淹没,一批批的往内阁搬,内阁几人脸色都很是难看,而后悄悄望向李显穆。

这些奏章不仅仅是反对皇帝废后,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攻讦李显穆,说他“行宰相之实,辅弼君王,却不能劝谏,一味顺从,媚上而奸刻”,又说他“不能执正道,而枉顾正妻、侧室伦常,岂不是要掀翻天地”。

文渊阁中,气氛凝滞,如今身处深寒冰川之内,又落针可闻,良久,杨士奇才带着探究之意,开口道:“明达,这些奏章,你看怎么处理?”

李显穆脑海中一直在疯狂闪过无数前因后果,这件事甚至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听闻杨士奇询问,他抬起眼,带着莫名的语气,“士奇觉得呢?”

杨士奇试探道:“这些奏章所说也不是全无道理,此事兹事体大,不如询问过陛下再做决定?”

李显穆瞳眸更幽深了几分,望向杨士奇,让杨士奇只觉有些发抖,好像心底的想法都被看穿了一样。

李显穆又望向其余几人,杨荣面上、眼底都带着焦躁之色,杨溥若有所思,却不知在想什么,黄淮满脸担忧,金幼孜带着几分焦急、视线则不时往其余几人身上看去。

这小小的一个内阁,众人心思却繁杂的很,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今日之事,态度自然也各不相同。

“诸位觉得呢?”

“不妥!”杨荣当今第一个开口,沉声道:“询问陛下,岂不是将此事甩锅给陛下吗?

让陛下直面大臣的反对,那要内阁干什么?

诸位,我等从永乐朝就历事阁臣,若是内阁势弱,我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言万万不可再说。”

杨士奇眉眼下合,“子荣所说有理,是我方才失了分寸,只是此事如今声势极为浩大,怕不是我们内阁能压下来的,倘若日后被扣一个阻隔内外、隔绝圣听的罪名,那可就不好了。”

内阁众人脸色一变又一变,堪比四川变脸。

杨荣说的很有道理,内阁权势如今权势是很大的,内阁大学士在外面,甚至隐隐在尚书之上,在士林之中,声望卓著。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