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被旺盛的行星被用於畜牧。
海洋行星被用於蓄养海洋鱼类,淡水资源丰富的行星被用於蓄养淡水鱼类。
大气环境適宜、降水丰富、土壤营养肥沃、地势平坦被用於种植瓜果蔬菜。
不光如此,为了达成农业区的种植和畜牧供水需求,明日文明还需要在星系里搬运诸多蕴含丰富水冰的卫星,以便供水。
光照和温度亦是关键因素。
根据计划,行星群中心需要有一颗太阳类型的恆星。
无论是太阳还是诸多农业行星,其位置排列都需要恰到好处,以便阳光能充足照射。
对於太阳,离野有了全新的想法。
“直接一步到位,让图纸研发中心开始人造太阳项目。”
这样一来,太阳的重量质量引力都將合適,並且其温度和光照都能够精確置於明日文明管控,不容易出风险。
农业区里所有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便是移动城市里的等级作物。
不光如此,离野还將从外星系引入一系列高价值的外星作物、外星牲畜以及外星鱼类,丰富伯恩利星系居民的餐桌。
日后,农业区所產出的农產品將在外星系销售,为本星系创匯。
它唯一比工业区省事的地方,是不需要建设交通网络。
农业区的建设则交由明日號的城市居委会负责。经过改制后,城市居委会现在已经变成了內务部,部长为林悟。
紧接著,便是金融区。
金融区在伯恩利星系里的定位,相当於是“华尔街”,即金融中心。
与农业区和工业区不同,它对於行星的要求並不高,但要建设得高大上。
主营业务通常是星际货幣、股票、期货、期权、贷款存款等等。
“话说回来,星际级別的金融交易是怎样的?”离野心想。“星系官方应该也会出债券,甚至是还有自己的股票。”
接下来的则是重头戏。
军事区。
星系国防。
自明日文明掌握伯恩利星系並开始建设后,这个重要议题就摆在了离野眼前。
星球上的国防倒还好说,只要发展海陆空部队,再掌握核武器,就不怕有豺狼覬覦了。
但星系国防的难度足足比它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宇宙情况复杂多变。
诸多文明星系、太空海盗团、掠食文明、掠食异兽文明……
想要在宇宙中立足,需要拥有强大的武力。
而想要守住自己的星系,需要建设起一支强大的星系国防部队。
伯恩利星系足足拥有一万多个宇宙域,想要守起来並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
离野喊来了身为国防部部长的方勇,二人一起开始商量事情。
“所以我们要將部队建设到什么规模呢,盟主?”方勇问。
沉吟片刻后,离野给出了答案。
500支太空舰队。
300个超级机动战士编队。
100颗恆星级別的太空战星。
50个1级移动城市作战集群。
不光如此,明日文明还要在处於战略位置的宇宙域建设太空防线。按照规划至少得是50条起步。
方勇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星系国防建设就交给你了。”离野郑重其事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著急,慢慢来就行。”
“那么国防部队的人员怎么招募呢?是和工业区一样,全用机器人去填吗?”方勇问道。
离野点了点头。
都已经到星际时代了,再用活人去一线衝锋陷阵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国防部队的绝大多数部员自然由机器人担任,但是军官之类的职位依旧还是由活人担任的。
实际上,对於国防部队该怎么建设这个问题,他已经想好了。
商量完事情並结束通讯后,离野不由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一样样事情忙下来,还真是累。
现在,他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忙。
那就是星际公司。
由於伯恩利星系目前还处於起步阶段,星际公司由明日文明官方专营,像百齐放的私人专营星际公司的场面还远远未出现。
星际公司被离野命名为“明日公司”,交由金融部管理。
身为金融部部长的杨正就此与离野会面。
他所率领的金融部,实际上由明日號上的城市贸易部改组而成。
离野敲定了明日公司的初始规模。
3万名员工。
3支太空舰队。
50艘不同规模的货源飞船,其中至少有3艘是行星级別。
15颗矿產星球、10座小行星带採矿站,12个恆星能量採集站,15座轨道冶炼厂/精炼中心。
3个核心贸易枢纽空间站,15个分布於星系间的星际工厂、3个高科技零部件製造星球、2座星际飞船造船厂。
“.”
杨正听著听著,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多吗?盟主。”
“这规模甚至连不入流的诺瓦公司都比不上。”离野提醒。
根据他的预期,明日公司將成为横跨星际的超级星际公司。
不光是负责伯恩利星系的对外贸易,还要在诸多星系中散布贸易势力和网络。
“等等,我们不是已经有了工业区吗?”杨正提醒。“像轨道冶炼厂、精炼中心、星际工程、高科技零部件製造星球这类配置,工业区能够提供的啊。为什么明日公司要特地建设呢?”
离野摇了摇头。
“你管辖的是金融部,周兴管辖的是工业部,你们手下的產业是要独立开来的,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发展。”
杨正仔细一想,发现確实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明日公司的生產依赖於工业区,等於是上属的商务部和工业部混在了一起,未来很容易搞得一片混乱。
“盟主,不得不说看事情还是您比较长远。”他心悦诚服地说道。
离野则是无奈地挥了挥手。
“咱们都认识这么久了你还拍马屁,好了,快去干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