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之隔对外开放区域的科技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已完成平整,静待下一步施工。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几座飞碟造型的办公大楼,流线型的外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彼岸大楼位於岛屿中心,由四座螺旋攀升的塔楼组成,宛如一台高速运转的科技引擎。
如此浩大的工程和充满未来感的设计,引得眾人惊嘆。
“根据规划,一期研发办公区预计明年6月投入使用。”
负责人介绍道,“二期项目的总部办公区、会议中心、科技馆等配套建筑已开始地基施工,计划2024年建成。
整个园区建成后可容纳8万-10万人办公,近5000人在此生活,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科技地標”
“.其实这个项目从2014年就开始筹备,填海造陆费了不少时间。”
陈默结果话语权向眾人介绍,“现在总算初具规模可以见客了,欢迎各位將来把相关业务迁到这里,我们一起共创未来。”
“如此规模的工程,投资应该不小吧?“小马哥看似隨意地问了一句。
“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相当於400多个足球场大小。
两期工程总投资不到五百个,还好还好。“陈默轻描淡写地回答。
这个数字让在场不少人暗自咋舌。
要知道这五百个的单位是亿,在陈默嘴里就像普通人口中的万似的,而且这还是几年前投资的,彼岸这些年的盈利能力確实令人惊嘆。
由於彼岸不上市,没有从公开市场募资,因此完全不需要向社会公眾公布自身的財报和业绩,因为公司的財务状况是高度保密的商业信息。
外界也只能从个別彼岸年会陈默介绍集团业务的零星信息中管中窥豹,知道彼岸集团大概的营收规模和情况,但真实性也要打上一个问號。
彼岸这些年到底赚了多少钱,成了不少业內友商和机构的疑问。
他们严重怀疑什么胡润和福布斯远远低估了彼岸潜在的经济价值,就像一座露出水面的冰山,或许除了陈默和彼岸的財务团队,没有人知晓其真正的规模。
“这座综合性园区將集產业用房、商业配套、生活设施、科技展览馆、数据中心於一体。”
陈默继续介绍,“正好借这个机会,各位可以挑选未来的办公地点。百度、小米和京东已经选了彼岸旁边的几栋楼,其他区域各位可以任意选择,先到先得,房租都是友商情谊价!”
王卫和汪滔注意到小马哥有些走神,出於长幼次序,王卫先选了一栋楼,汪滔紧隨其后。
而此时的小马哥,正望著远处施工中的建筑群出神,眼神中既有羡慕,也藏著一丝难以察觉的遗憾。
其实腾讯最早在2010年就曾与市政府探討过在大铲湾建设科技园区的设想,但2011年彼岸的横空出世打乱了这一计划。
面对后续对方给的竞爭压力太大了,如惊涛拍岸,令他不得不集中所有资源应对,这一项目也就此搁置。
等到2017年他们缓过气来,发现这座科技岛早已『怀胎数月』初具规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