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顺便达成的星辰大海成就
因为过度的技术膨胀而毁灭?
类似於逆流诞生之前的“高维神权社会”?
林序略有些疑惑地看著屏幕,而此时,屏幕上已经出现了一幅繁复无比的树状图。
从最初的一粒种子开始,每一次分裂,世界的发展都走向一个新的方向。
而其中许多方向,最终都倒向了毁灭的结局。
行程最短的一个,甚至只经歷了三次分裂,就直接宣告毁灭。
林序看著末端那个“虚无主义灾难”的结语,难以置信地问道:
“类真的会因为虚无主义』这种形上的东西而毁灭?”
“会的。”
智云的声音里透露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从实在走向虚无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所需要的关键节点却是极为精简的。”
“或者说,它的选择视界』极为狭窄。”
“在“黑箱』、也就是原子精度製造平台诞生之后,机器迅速进入了自我复製阶段。”'
“这个自我复製的过程是相当快的----从一台黑箱复製出第二台黑箱,我们需要整整六个月的时间。“
“但从第二台箱复製出第三台箱,则只需要4个月。”
“在这之后,原始母机的製造效率会以几何倍数上升,在3年之內,人类就能製造出足以满足全世界需求的黑箱。”
“而在这个节点之后,人类进入了分岔路口。”
“我们將这个路口定义为意义决定路口』。
,“人类必须在这个路口上確定自己的存在还有没有意义,因为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由自动化的机器製造时,人类的几乎一切理活动,也就化作了无意义的虚无。”
確实。
这个概念其实很好理解。
你玩个游戏都得有个过程,採矿就採矿,砍树就砍树,只有经歷过了那个过程,最终获得收益时才会有兴奋感。
要是直接把控制台调出来,所有素材都调满了,那这游戏基本上也就已经结束了。
游戏不好玩了可以换一个,可如果是在现实中,那后果就很可怕了。
这不是什么所谓的“享乐主义陷阱”,在生產力高度发达的环境下,享乐主义也是一种推动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
最可怕的是,就连享乐都已经到极致了,那你还能做什么呢?
只剩下无尽的空虚。
不过讲道理,这个路□应该不难选择。
毕竟,末日就摆在那里呢。
17年后你就要死了,你总不会说17年內就活够了吧?
更何况,17年后,还有一个关於高维的更光明的未来摆在那,理论上说,没有任何一个文明会掉进这个坑了。
从智云提供的树状图上也確实如此,在意义决定路口的几个分叉中,每一个都將人类从暂时的“虚无主义思潮”中暂时救了出来。
但可惜的是,这里的大多数选择,都会重新导向虚无。
无论是大规模铺开的意识网络,还是暂停使用黑箱,在短暂的復甦之后,更沉重的反噬都会汹涌而来。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重归虚无。
“所以,这个问题的唯一解法是..
,“强化人类自身。”
智云的声音响起,林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思路很清晰。
强化人类自身,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拥有高於机器的能力。
这样一来,“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了人类个体的身上。
只不过,这真的能做到吗?
摄像头捕捉到了林序怀疑的表情,智云隨即解释道:
“在我们对人脑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大脑,都类似於一台微缩化、有限化的量子计算机。“
“人脑中充斥著大量复杂的量子活动,我们只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其进行观测,但却难以最终完成对其的根本性解析。”
“这已经证明了人脑的潜能,要彻底释放这种潜能,我们需要更多地藉助高维的力量'
“而这个最终目標,就以保证类社会不会因此而墮入虚无。”
“当然,这只是一次粗略的推演。”
“事实上,在整个演进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精確、更详尽的策略。”
“而这个模擬系统能提供的也不过是大致方向上的参考,真正的决策,还是需要由人来做出。”
哦?
决策权仍然放在“人”的手中。
那就是有限版本的数位化集权。
这倒是很符合林序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过怎么走到这个阶段,就不是这个时候的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好了。”
林序稍稍顿了顿,继续问道:
“除了这个模擬系统,还有什么?”
“第二地球计划。”
“第二地球??”
林序瞬间瞪大了眼睛。
“是的,第二地球。”
“准確地说,不是第二地球,而是无数个作为备份的灾备星球。”
“等等。”
林序打断了智云,皱眉问道:
“但实际上这並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我们在这里製造的灾难已经到了足够摧毁文明的程度,那即便换一个星球重新开始,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高维灾害並不具有低维坐標的固定性,它只是一个空泛的、不断扩大的概率圆....”
“但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概率圆確实具有低维坐標的对称性。”
智云回答道:
“概率圆首先在地球上產生,同时在宇宙的另一端的对称点上,它拥有跟地球上相似的密度。”
“而在两个对称点的中间,密度是显著低於对称点的。”
“所以,灾备星球仍然是有意义的。”
“它能让我们更放开手脚地去进行高维研究。”
“在另一个世界,在没有获得足够多的缺陷信息的前提下,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边界编码信息的初步解析的。”
“明白了。”
林序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抬头看向窗外,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今晚的夜空没有一片云,就在金陵这座光污染严重的城市上空,居然能清晰地看到银河。
但事实上,那根本就不是银河。
那是悬停在地球同步轨道之外、停泊在临时搭建的太空港中的.....
人类第一支,规模庞大的跨维度舰队。
星辰大海的时代已经来到。
更夸张的是,星辰大海这个目標,都是“顺便”实现的....
“类第一艘星际舰队,预约参观名额即將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