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兵,才能保证盐运衙门安稳。
同时盐场都是李平安的兵,可以防着朝廷眼红盐税,派遣官吏抢班夺权。
调不动盐场的兵,盐票兑不出盐,这官儿就成了摆设。
……
永宁四年。
四月中。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一百余骑自京城南门入,纵马狂奔引起大片鸡飞狗跳,直至东华门外方才勒马。
落日余晖映照下,朱墙碧瓦波光粼粼。
李平安望着熟悉的皇宫,喃喃道:“咱家终于回来了!”
江南虽好,终究是他乡。
三月中旬自泰州城领兵北上,日夜兼程行军千里,终于在太后生儿前赶回来。
李平安翻身下马:“随咱家回宫。”
门口当值的太监跪地叩首,不敢有任何阻拦,安公公虽不在宫中,凶名却丝毫不减。
灭族千年世家照着族谱砍头,当真是震惊皇宫内外。
原本海公公打算趁御马监空虚,安排几个亲信进去,听到这消息后,不去浪费干儿的命。
此时。
御马监值房外。
数十个老少太监跪成两排,伸长脖子翘首以盼,待望见安公公身影,齐刷刷磕头高呼。
“拜见干爹、提督大人!”
十余干儿热泪盈眶,三监官吏忠诚肃然。
李平安目光扫过众人,全都是熟悉面孔,一年来有几个官吏落马,但是缺儿还空着。
“都起来吧,咱家一年多不在,三监可曾出事?”
众人纷纷摇头,干儿小羽子拍马道:“仰赖大人威名,咱们御马监已不弱于司礼监。”
鹏公公说道:“只是近些日参奏愈发多了。”
“无妨。”
李平安对此毫不在意,太监权势全系于陛下,外廷参奏不痛不痒,反而没了才是坏事。
“将这一年三监公文、账目取来,咱家要抽查翻看,哪个敢偷奸耍滑,赶紧去烧香拜佛求运!”
众太监闻言,多数面不改色,有几个眼中闪过慌乱。
安公公在的时候就不乏贪赃枉法,何况不在的时候,太监不贪财、不弄权才是稀罕事。
一日公文就厚厚一摞,一年公文整整一大箱。
李平安说道:“夏公公、小辰子,你俩带几个人全都查一遍,问题不大就签字,咱家再抽查核验。”
二人对视一眼,躬身领命。
夏公公是先皇时老太监,小辰子是年轻小太监,老人派和干儿派向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莫说联手签字欺瞒,互相巴不得检举对方。
这时。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安公公,好久不见。”
“圆公公又升官了?”
李平安打量圆公公身上官袍,同样是绯红底色,补子从孔雀变成锦鸡。
依照宫中惯例,二品是提督。
圆公公笑容永远温和灿烂,对着后宫方向拱手:“咱家承蒙陛下天恩,暂且提督印绶监。”
李平安拱手道:“恭喜恭喜,回头咱家就补上贺礼。”
“同喜同喜!”
圆公公话音一转,似笑非笑的说道。
“安公公执掌盐运衙门,可是捏着朝廷钱袋子,咱这点儿权势又算得了什么?”
李平安说道:“权势大小都是为陛下当差,咱收盐税你掌印玺,不分高下嘛。”
真真假假寒暄几句,圆公公方才说出来意。
“安公公,陛下唤你去栖鸾宫叙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