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没‘阐教弟子犯下杀劫,引动封神大战’这说法了。
所以在元始天尊眼里,用外人去激励弟子们,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顺带着打压打压阐教弟子心中傲气和自大心,其实也是好事。
二来,李景孝一身的太清法力,却对玉清之道如此的感兴趣和有天赋。
元始天尊心里没点攀比心就怪了。
别看他和老君是盟友,一起对付通天教主。
可这哥俩之间,同样有竞争和不同的理念。
唆使李景孝学玉清之道,在元始天尊眼里,就是把太上老君的徒弟拉到自己身边来。
要是让老君吃个暗亏,却又无可奈何,元始天尊心里绝对高兴的很。
这么一想,李景孝就不担心自己和阐教弟子论道而赢了,会引起元始天尊的不满。
即便李景孝的这些猜测,仅仅只是他自己的意淫。
可李景孝用玉清的东西,去打败玉清门下的弟子。
算不上打玉清的脸,只能说明阐教二代弟子们不够努力。
当然,李景孝找阐教弟子论道,不过是为了经验。
顺带着推销五转金丹,促成和阐教的合作。
所以李景孝知道自己完全没必要,真把阐教弟子全都打趴下。
只需要输多赢少,多赚经验,然后维持个体面就行了。
李景孝有了这决定,很快当众和阐教众人聊起了自己对玉清之道的理解。
广成子师兄弟们,一个个都兴奋起来。
摩拳擦掌的要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把李景孝给比下去。
聊着聊着,就开始争论起来。
只是没多久,好几个阐教二代弟子,都被李景孝说的哑口无言。
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好在阐教人多,这人被李景孝说的无话可说,立马就有其他人接话继续和李景孝辩论。
而且李景孝也不是什么都能赢,人家到底是玉清亲传,还是有真本事的。
但只要李景孝觉得赢的概率低,立马就认输或者放弃,把话转到新的话题上。
甚至实在说不过,那就夹杂着一些太清和上清之道的理念去反驳。
这下轮到李景孝占据优势了。
一场辩论足足说了七天,杨戬、金吒、木吒、哪吒和雷震子都有所收获。
却也对李景孝目瞪口呆和敬仰万分。
一人独战阐教十五个弟子,就连燃灯道人这个副教主,最后都被拖下水。
却还是三七分,等于完败于李景孝这个外人。
只是大家争论的再激烈、再凶,辩论的也是玉清之道。
阐教弟子再如何生气和羞恼,也不敢跳出来开骂或者真的恼羞成怒。
而李景孝的目光看了眼人物等级,不由脸色一喜。
从论道前的232级(0.3亿/4.2亿),一路升到了232级(2.8亿/4.2亿)
七天2.5亿经验,李景孝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看向阐教众人的目光中,战意越发的高昂。
可这次就连广成子都沉默起来,李景孝就知道没戏了。
十四个二代弟子,外加燃灯道人这个副教主一起,都没能把李景孝压下去。
等于阐教弟子们已经输的一塌糊涂了。
李景孝眼看阐教众人看自己的目光,一个个仿佛输红了眼。
忙把话题转移到了炼丹上面。
手一挥,放出+9的仙器八卦炉。
不等阐教众人好奇的问出声。
主动开口说道:“贫道听玉清圣人讲道,多有心得。
琢磨出个新的丹方,名唤‘五转金丹’。
诸位道友若是有闲暇,不妨做个见证,顺带着品鉴品鉴新的丹药的药效。”
这话一出,果然把阐教众人心里的憋屈和怒火给转移了。
李景孝也不和这些家伙多费口舌。
人家都输红了眼的情况下,说多了,反而会让人越发的不满。
干脆少说几句,直接上干货。
炼丹对李景孝来说,那是主业,更别是还仅仅只是五转金丹。
容易的很。
但他这人向来喜欢留一手,所以本来一天就能炼制出来的一炉子五转金丹。
李景孝非要拖时间,还夹杂着很多完全没必要的步骤和炼丹手法去炼丹。
当然,别看变得繁琐了,却也算是一种保密手段。
把你绕晕了,甚至引入歧途,就越难偷学。
而且这一手,还是在西游世界里,向老君学的。
这老儿炼制九转金丹,其实根本不需要七七四十九天。
可他就是非要浪费那个时间,还搞出很多‘似是而非’的步骤和炼丹手法。
同样是在防备被人偷学。
而且越是显得麻烦和难以炼制,才越能体现出九转金丹的珍贵。
每年需要炼制金丹数量和炼丹的次数也少。
炼丹期间的四十九天里,老君绝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在打坐。
否则就不是即便你全年都不休息,一年也只炼制七炉子那么简单了。
而是每个月一炉子。
甚至十天半个月就得炼制一炉子。
而老君搞出四十九天才一炉子后,每年其实也就炼制四五炉。
偶尔时,炼一炉子就休息两个月,那一年下来也才开炉三四次。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李景孝虽然一再的藏着掖着,却没法掩盖自己对火法的极致掌控度。
六丁神火在他手里,都被他给玩出了来。
对八卦炉内火焰温度的掌控,也是娴熟的不能再娴熟。
至少在所有阐教弟子,还有燃灯道人心里,自己对火法的掌控,远比不上李景孝那么游刃有余。
李景孝却不管这些,偶尔显露出实力,其实不是坏事。
至少潜在的对手,甚至是敌人,就不敢对你动手。
也能少很多的麻烦。
同时嫉妒你的人,只要一直保持在仅仅只是嫉妒。
而不是嫉妒的发疯,而对你动手的阶段,也能少个死敌。
想想有人嫉妒你一辈子,却拿你毫无办法,其实也挺爽的。
李景孝这一炉,只炼制出了3颗五转金丹。
丹成之后,一挥手收进了一玉石盒子里。
心念一动,玉盒自动飞到了燃灯道人手中。
这举动,让燃灯道人眼里不由闪过一丝意外,随后心里暗喜。
至少李景孝的举动说明了,在他心里,是认可他这个阐教副教主的身份和地位。
可阐教二代弟子们,心里却不以为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