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295.政府购买
聚餐的地点,是位于东湖深处一隅的“瀞舍”。
这是一处由旧式民居改造的茶舍,白墙黛瓦,掩映在竹林之中,极为隐秘。
导航到此都会变得模糊,需要根据特定的标识才能找到。
第二天时间一到,贺敏拉着周明远提前十五分钟到了地方。
在服务员的引导下,穿过曲径通幽的庭院,来到一间名为听松的包间。
包间内布置得古雅而考究。
一张巨大的原木茶台占据中央,上面摆放着精致的紫砂壶和汝窑茶盏,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普洱特有的醇厚香气。
墙壁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意境空灵。
角落里,一架仿古香炉里,一缕青檀幽香袅袅升起。
李建国和刘文华几乎是前后脚到达,两人都穿着休闲的夹克,少了平日里的架子,多了几分随和。
见到周明远提前坐在位置上,李建国笑了笑,指了指茶台对面的位置。
“小周来了,坐,随便坐,别拘束。”
随后,另外两位客人也到了。
经刘文华介绍,一位是东湖高新区住建局局长赵志刚,五十岁上下,身材微胖,眼神锐利,带着长期审批项目养成的审慎气质。
另一位是财政局副局长钱卫东,以及高新区某支行的黄帆行长。
还是那句话,小圈子,随便聚聚。
所以没有名片交换的环节,介绍起来简单又直接,仿佛大家本就该如此熟稔。
“赵局,钱局,黄行长,久仰,我是明理公司的周明远。”
周明远起身,与几位新认识的领导握手,态度不卑不亢。
茶艺师是一位神情恬静的年轻女子,手法娴熟地烫杯、洗茶、冲泡、分茶,动作行云流水,然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带上了房门。
将空间完全留给了这几位自己人。
谈话,在氤氲的茶香中徐徐展开。
初始阶段,话题如同漂浮的茶叶,看似漫无目的。
从近期国内宏观经济的某些动向,到江城未来五年的整体发展规划蓝图;从某个引发社会热议的民生事件,到体制内部流传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趣闻轶事。
气氛轻松而融洽。
周明远对自己的定位心知肚明。
捧哏。
在这种场合,他大多时候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眼神专注,适时点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尊重。
他当然不会急于表现自己,而是用心捕捉每一句话里可能蕴含的信息,观察着领导们的表情语气和互动方式。
江湖是根盘来盘去的老手串。
事实上,对于很多年轻创业者来说,从零到一薄弱的环节,永远都是公共关系。
这一点,往往创业者要在三四十岁之后才能领悟到。
大人物小人物,是珠子,大交易小利益,是串线。
以刘文华为起点,以业务为支撑,周明远渐渐盘进了这根手串。
政法委一把手李建国,是圈子里的绝对核心。
他大多数时候掌控着话题的节奏和方向。
看似随意的闲谈,往往能引出内容的关键点。
刘文华则扮演着润滑剂和补充者的角色,不复严肃认真的老大哥形象,不时插科打诨,活跃气氛,并将话题引向更具体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