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能焚城。”
那一刻,两人沉默相对。
窗外风更冷了,帷幕微动,王宫中最高的铜钟正悄然拨向新的一刻。
可他们都知道——
那不是时间。
那是另一场,尚未命名的——判词。
风从窗外吹入,掀起报纸一角。
莉赛莉雅望着报纸边缘的副刊栏目,指尖轻轻压下那被掀起的一页,语气极轻,几不可闻:
“你说得对,哥哥。”
“我太天真。”
她的声音落下,却如玉器轻裂,回音在厅中缓缓荡开。
艾德尔微微颔首,他站得笔直,如同一块未曾倒下的军碑:
“王国不需要圣人,但需要清醒者。”
“别忘了,你是王室之女。”
“王座若亡,你笔下所有诗句,只会被写在废墟的断砖上。”
王宫的光并不明亮,尤其是深秋的午后,从弦月厅西廊的百叶窗透进来的光,
斜斜洒落在书案、瓷笔、指缝和彼此的脸上,如一层薄雪,既柔且冷。
“哥哥,”她忽然轻声开口,“你还记得你第一次拉我练骑术的时候吗?”
她语气柔和,话落时手中却仍未停笔,正在慢慢为那篇文章添写段落。
她执笔的姿势略显别扭,不如王家规训中的标准书写法那般严整,
但一笔一划都极度工整,像她的人——温和中带着固执,不肯让任何一笔歪斜。
艾德尔一怔,没立刻答话。
“你说——‘骑术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摔过之后,学会自己爬起来’。”
她没有回头,只是凝视着纸页,语气不悲,却有一种只有在久远记忆中才能浮现出的柔软。
艾德尔终于移开站姿,靠在窗边的柱子上,双手交迭在胸前,呼吸略重。
“是你非要缠着我去练。”他轻轻地说,语气不像训斥,更像是在剥落层层战甲后的回忆。
“你是我唯一能学的人。”她微微一笑,回头望他,眼中有光,但也有疲惫。
他没有笑,只是凝视着她许久,才道:
“莉赛,你知道我不是不信你写的内容。”
“但你走得太深了,走得太近了——靠近了那些王室不该靠近的火堆。”
“那火不是照亮我们,而是要将我们烧穿。”
“可那是我们的火堆。”她轻声道,字字如针,
“他们喊‘鲸墓’,喊‘梦灯’,喊‘编号者’……不是为了推翻谁,而是因为他们不想再被遗忘。”
艾德尔低下头,看着靴尖沉思片刻,嗓音低了一阶:
“你知道我最怕什么吗?”
莉赛莉雅放下笔,静静看着他。
“我怕下一次有人站在军魂碑前喊出名字时,他不是说‘为帝国’,而是说‘为某个主编’,‘为一张报纸’,甚至是——‘为某个神灯’。”
“我知道王国正在烧,但我不能让士兵学会,在烈火中,投名。”
他声音不再如过往那般锋利,而是一种彻底疲惫之后的坚守。
“而你,是王室的光。”他轻声说,“你写的每一个字,外面的人都会认为,是我们全家的态度。”
莉赛莉雅望着他,沉默片刻,缓缓走近两步。
“那你告诉我——”她的声音低柔却坚定,“如果我写的是真话,那是不是我们全家……也应该学会面对真话?”
他们之间的距离只剩一步之遥。
艾德尔没有退。
兄妹对视良久。
“我们都太像父亲了。”她忽然低声道。
“我不像。”艾德尔几乎下意识地反驳,“父亲会选择沉默。你会选择写诗。而我——会选择拔剑。”
她看着他,眼神不再是辩驳,而是叹息,是某种将疼痛吞入腹中的叹息。
“哥哥,你相信帝国的命纹可以像旧军章一样修复,因为你相信制度。”
“而我——”她的声音微微一顿,缓慢却清晰地道:
“我宁愿相信他们的记忆。”
“哪怕只是一块被火烧焦的名字木牌,也比我们议事厅里的命令来得真实。”
艾德尔的神情终于松动了一丝,目光中不再只有戒备。
他低声说:“你变了。”
她微笑,轻轻点头:
“你教会的。”
他苦笑,转身,走到门口,手扶门把,却在将要离去时停了停。
“写吧。”他终于开口。
“但不要写得太像誓言。”
“这个王国,已经听过太多誓言。”
他走后,厅中重归寂静。
风仍从廊柱缝隙中吹入,带着纸页轻微翻动的沙响。
莉赛莉雅重新坐回书桌,提笔,重新写下昨日文章的最后一句:
“火未灭,星未息,我们只是决定不再闭眼。”
她望向窗外,那片因王命而短暂安静的城市。
雾浓如昔,但她知道,那些微光尚未熄灭。
王宫西殿·冷香宫,深夜无风。
香炉中缓缓燃着一缕安神白绸叶,烟气清淡如丝,却有种令人心底发紧的沉静感,
仿佛将人的情绪一点点洗白,只剩下最冷静的判断。
七层高的宫塔回廊中,梅黛丝站在雕纹石柱前,长发轻挽于肩后,绣金内袍曳地无声,身姿笔直得近乎冷酷。
她背后,两名白绸教会的内侍静立如雕像,影子被月光切成两条对称的线。
她左手执着一页晨星时报副刊,右手端着一杯清茶。
茶早已凉透,杯中水面因夜风微微荡漾,却始终未曾入口。
那份报纸,并非通过王室或军部正式渠道流转而来,而是她亲自派遣的净化者,
从教会夜巡的暗线中截得。
送抵的时间——恰是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她的目光落在副刊角落的那一行印字上:
“火未灭,星未息,我们只是决定不再闭眼。”
她静静念出这句诗,嘴角缓缓浮起一丝近乎不可察的讥讽。
“真动情。”她道。
声音极轻,却如寒水滴落石板,碎得清脆。
一名白绸侍从立刻低声躬身:“确认文风,属皇幼女殿下。”
梅黛丝没有回头,也没有答话。她只是缓缓将报纸折起,动作温柔得如同处理一封告别信。
她将那页纸送入身侧的信函焚炉。
火舌舔上纸页,瞬间吞噬掉那句未息的诗行,像是将一丝情绪连根拔除,不留痕迹。
“我这个妹妹……”她缓缓开口,语调从容至极,仿佛评判的不是亲属,而是一个被归档的变量。
“真是太擅长浪费天赋。”
另一名侍从低声附和道:“根据回报,侍女玛琳一周内三次进入晨星报所,未被驱离。
每次停留均超过半刻钟,初步判断为持续投稿交流。”
“主编还在?”她问,语气轻描淡写。
“在。常驻报馆三层。夜间灯火通明,未离岗。贝纳姆的鼠网活动仍在延续,秘诡传纸线路未断。”
梅黛丝点了点头,声音平稳:
“他很谨慎。”
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语气更淡了些:
“也很……懂‘分寸’。”
她说出“分寸”这两个字时,声音没有高低变化,却像裁判官落下的权锤,轻,但让人不敢抗拒。
“通知圣镜巡察团,”她缓缓吩咐,“将其列入‘言语污染源’观察名录。”
“若三日内再有涉及‘梦灯’、‘编号烈焰’等语汇进入城区公共通达墙体——”
她顿了一下,轻声补全:
“默许限度清理。”
“是。”侍从低头,不敢多言。
梅黛丝终于转身,步履无声地走回宫殿深处。
她走得很慢,却步步精准,衣摆在宫石之上拖曳如雪落。
香炉的气息沿她身影一路延展,像她留下的影子,也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威压。
经过内殿镜池时,她略微停下。
水面微动,她俯身看着那水中倒映出的自己。
镜中之人眉目端丽,鬓发整齐无丝凌乱,眼神冷静如刀锋未出鞘,仿佛不是人,而是一尊镌刻于圣坛的圣像。
“莉赛莉雅……”她轻声呢喃,像是念一个陌生人的名字。
“她总喜欢把火当成诗。”
她抬眼,慢条斯理地与镜中的倒影对视,语气轻缓,仿佛与自己交谈:
“但火不能写在纸上。”
“火,要烧在人心上,才会留下灰。”
她收回视线,走回沉香木雕椅,坐定。
桌案上放着一份未密封的教区谕令草稿。
她提笔,在草稿最下方补下一句:
“凡涉‘编号信仰图腾’一词,视为潜在阶级编程,纳入教区心智扰动监测。”
她笔锋顿住,静默片刻,放下笔,闭目少顷。
外头,风未动,冷香宫钟塔的风帘轻摆。
她仿佛听见了遥远教会钟楼传来的那一声沉沉钟鸣,悠长而不祥,像为未葬之火响起的前奏。
她轻声开口,声音仿佛只给自己听见:
“父亲的王座……”
“弟弟们只想守。”
她顿了顿,睁开眼,瞳孔中映出谕令与炉火交织的光。
“我却要继。”
“而她……”
她拈起茶杯,轻抿一口,凉意渗入舌尖。
“太软。”
“诗可以救心,但不能救权。”
“她看见星火未灭,我看见王座下已经起风。”
——《私函·梅黛丝之夜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