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全都在通倭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这两句是挂在达摩堂后院,妙果禅师院门外的对联。
院中一条碎石路,两侧菜地青绿。
靠近墙根的地方,放了一张方桌,几张凳子。
妙果禅师神情松缓,坐在桌边饮茶,显然陈祖七败亡一事,让他心头如同搬去一块大石,久违的有些轻松畅快。
近日心境倒是正好迎合了门口的那副对联。
但同样坐在桌边的左子清,手上捏着信纸,只觉得心慌气短,额头不时的沁出一层汗珠。
桌面上摆有一沓沓信纸。
左子清也才看了一小半。
纸上写的,乃是两广及江浙地方上,许多州县的官职、人名、罪行。
“禅师给我看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
左子清缓声说道,“莫非是希望我将这些东西带回京师,呈给圣上吗?”
妙果禅师随意一笑:“东西虽是贫僧取来的,却是旁人授意,你且不要问我,先将这些东西好生看完,自有人来与你交谈。”
左子清沉住了气,继续翻看几张,就听到外面有人走来。
楚天舒带着夏侯飞山进了院子。
“天居士!”
妙果站起身来,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杯子,帮他倒了杯茶,笑道,“快请坐。”
楚天舒不渴,坐下之后略微嗅了嗅茶香。
左子清心头一坠,问道:“尊驾封闭我们穴位,将我们全部留在寺中,不知要如何处置?”
“不是处置,是诊治。”
楚天舒从容道,“左大人,我看你们一个个风邪入体,眼耳聋,需要静养。”
“不过,左大人还算是比较好的一个,至少文笔不错,你之前回报京师的信件,我们看了都觉得,值得称赞。”
“信中没有提多余的东西,只说了抗倭的成果。”
左子清呼吸微缓,道:“尊驾有话不妨直说,你给我看这些,是何用意?”
楚天舒先问道:“左大人觉得,这些人罪行如何?”
左子清斟酌再三,观察着楚天舒的神情,最后还是说道:“若依朝堂诸公论断,大多罪不至死。”
“哈哈,纵兵杀良冒功,都罪不至死啊。”
楚天舒笑了两声,道,“那如果给他们所有人都添一条罪名呢,比如,通倭?”
左子清神色一变,倒不是因为通倭这个罪名无法粉饰。
只是,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楚天舒深深的杀意。
南少林以抗倭为旗帜,抗倭的时候遇到通倭的,当然就是一个杀字。
左子清心里那点侥幸,终于被粉碎。
一口气要杀这么多朝廷命官,此人将来,果然也是个要造反的。
左子清道:“这么多人都通倭,未免也太……这里面还有大明宗室,也通倭?”
楚天舒平淡说道:“在我华夏沿海掠财害命、乱杀平民的,是倭寇吗?”
左子清道:“当然是。”
“既然他们干着跟倭寇一样的事情,怎么就不是通倭了?”
楚天舒叹了口气,“倭寇肆虐,消极抵抗,兵过如篦,忍弃东南,我看他们罪加一等,要比倭寇还可恨。”
左子清眼看事已至此,倒是镇定了下来,理了理衣冠。
“天居士心意已决,我也懒得为那些货色再做辩驳,只再问一句。”
“天居士让我看完这些,是要杀我这钦差祭旗,大发慈悲,让我做个明白鬼吗?”
夏侯飞山看着这一幕,忽然有种熟悉感。
如果真的是一样的走向,那接下来岂不是……
不对呀,人家可是五品太监,皇帝身边的红人。
怎么也不至于像自己一样,给楚天舒打工吧?
“单纯杀戮,只会使乱象更多,而我要的是去除害虫,培植自家根基。”
楚天舒说道,“所以,我们那里还有一份名单,是用来顶替南方空缺的官职。”
“一边杀一边补,杀完之后,各地同心同志,职权运转起来,只会比之前更加完备。”
左子清无奈道:“谁都看得出你日后必定要造反了,你还想暂且借用京师名义,把大明框架中可用的,也全部接收,让自家根基,可以更快的壮大?”
“京师的人再怎么样,还不至于蠢到这种程度,大力资敌!”
楚天舒只是一笑:“流云府控制三省之地有余,那三省之地中,有多少官员是他们的人呢?”
左子清凛然道:“流云府是用了十几年,加上利用了朝局动荡,慢慢替换的,可不像你们这样直白。”
楚天舒若有所思:“果然还是太直白了吗?”
“还好,我刚才就说了,左大人的文笔不错,所以日后,凡是我们这边的消息传过去,你都好好润色一下吧。”
左子清沉默良久。
夏侯飞山暗想,此人虽然是个太监,看着倒是个硬气的,肾脉练的那样刚强。
看来就要拒绝了。
“我……”
左子清垂眸说道,“要想润色地方上的消息,不是要看一个人的文笔、话术有多高明,主要还是看,这个人在朝堂上究竟有多大的分量。”
“我虽然有些本事,但还兜不住你说的这种事情,除非此次回京的时候,又有大功。”
左子清想来想去,还是不想死。
与造反头目勾结这种事情,其实也未必不是个机遇。
那流云府当年,就是走的朝中大臣的门路,乃至通到了内阁大学士身上。
等谁都知道流云府有了反心,那几位明显勾结已深的大臣,反而更加没人敢妄动。
楚天舒早有准备,道:“请问左大人,皇帝要马吗?”
左子清心头一动。
马?皇帝可太要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