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峙
周围将领无不眼神热切。
燕军虽然败了一阵,但主力未动,慕容超身边铁骑成群,北岸地势开阔,这个时候冲过去,跟刚才燕军冲过来一样,是必死之局。
淝水大战,是有很多先决条件的,基本不可复制。
何无忌道:“燕军主力未损,士气仍在,我军渡河,必受其骑兵三面冲击。”
刘道规然其言,“传令,各军退回大营,继续坚守,违令者,斩!”
几万大军都是假的,真正的决战其实只取决于精锐。
这些杂胡杀再多,慕容超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两边隔阂相望,燕军没有攻过来的胆量,晋军也没攻过去的必要。
对峙一个多时辰后,对面几声悠长苍凉的号角声,缓缓退去了。
两岸恢复平静。
不过慕容超是个不安分之人,拿容丘没办法,继续攻打氶城。
氶城是曹家的根基,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王仲德也是一员悍将,与城外的王元德配合默契,三次击退燕军疯狗一样的猛攻。
攻氶城不克,又派大将公孙五楼出东莞郡,攻泰山郡。
但镇守泰山郡的是老将刘广之,为人稳重,以善守闻名,且泰山郡都是山地,公孙五楼的一万步骑根本没发挥的余地。
自泰山至鲁、兰陵、下邳,刘道规依据泗水和尼丘山,编制出一张大网,任由慕容超左右冲驰,都无法撕开这道铁网。
国战就要有国战的样子,这一战场面之宏大,远超之前任何一战。
几乎调动了晋室所有资源。
“报,慕容超下了战书。”孟干之捧着一道缣帛而来。
“看来慕容超已经慌了。”刘道规哈哈大笑,战书看都不看,直接投入火盆之中。
何无忌笑道:“这才对峙一个半月,南燕便不济了。”
刘道规道:“区区一州之地,养五六万大军,焉能长久?燕虏利在速战,我偏偏不战,拖下去,拖得他人困马乏,山穷水尽!”
吹了几天的寒风,气温陡降。
不知不觉间寒冬已至。
趁着河面没有结冰,曹霁从彭城转运过来大批的冬衣、粮草、干柴。
这些冬衣大多是羊皮裘,也有一些狐裘、狼褥,还有各种毡毯,都是从北方各国购买的。
这些物资比江左的裲裆更保暖一些。
裲裆无领无袖,由前后两片组成,中间填塞布缣、锦缎、毛皮等物保暖,但南方毛皮、布缣、锦缎都是贵重之物,生产出来也不容易,几万大军肯定用不起。
这些皮裘反而更容易获得,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穿在甲胄之类,异常暖和。
建康也从邗沟转运来劲弩、粮草、布匹、猪羊、烈酒等必须之物。
兄长刘裕还调来孟龙符、沈田子四千北府精锐,驻扎在建陵,兵锋直指郯县侧后。
随着这支北府精锐的到来,形势已经完全朝着刘道规有利的方向发展。
眼看要下雪,刘道规下令给每名义从军发放三石粮食,打发他们回乡,明年春暖再来参战。
一万余义从军欢天喜地的领着粮食回乡了。
府兵和水军也退至后面下邳,减少物资消耗。
河水封冻,水军的用处不大。
下邳距容丘也就六十多里,真有大战,随时可以调来。
如此一来,前线只剩下两万北府西府精锐,合成两个大营,每日肉食供应不断,每三天轮流一顿烈酒供应。
很多时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供应。
士卒吃饱穿暖,也是战斗力。
而对面的燕军,已经开始收集尸体,储备起来当成粮食。
大雪一下,即便是耐苦寒的鲜卑人也扛不住,对面每天都有冻死的人和牲畜。
北府西府不少士卒来自南方,也有不少人冻伤。
好在有随军军医,药草充足,敷上药贴和膏油,便能治愈,军中冻死者只有七人,都是巡夜的时候在营外睡着了,第二日被发现,尸体已经冻僵了……
大雪之后,天气反而更冷,终日寒风如刀,天地昏昏沉沉的,这种天气别说打仗,能不被冻死就不错了。
没过几日,孟干之又来,“报,慕容超送来求和信。”
“求和?”刘道规冷笑一声,打开信笺。
大致意思是燕与晋没什么深仇大恨,没必要弄得这么僵,只要刘道规愿意罢兵,从此两家盟好,一同进攻河北……
何无忌道:“慕容超狼子野心,分明是缓兵之计,将军不可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