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可是……可是和更之前时所过的那些苦日子相比,简直就是美到了天上去!
是当年的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很多想法,才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才会连这些,都不再满足?
明明很早之前,就已经对当时所能过到的生活,很是满意了。
觉得光宗耀祖了。
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得了。
后面地位还在提升,生活各方面的待遇也都在提升。
再后面,自己更是被封了永嘉侯。
大权在握,身份也很高。
反而是没过太久,就开心不起来了。
还想要接着往上爬,总觉得还想要更多的钱财,更多的权。
总觉得上位给的太少,总觉得上位对不起,辜负了自己的功劳。
他所给的,配不上自己给他卖的命。
觉得这大明的江山,有自己的一份……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竟然都升起来想要跟人一起,来造上位反的念头?
那可是上位啊!
那般能打的一个人。
多少的人都死在了他的手里!
乱世当中走来,那些能拿得出手的了不得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了!
和朱元璋作战,只有死路一条,这不是自己早就已经认识到的事吗?
为什么到了现在,自己就将这些给忘记了?
居然觉得,胡惟庸很有可能能杀掉皇帝?
这个时候的朱亮祖,和之前相比,整个人都冷静了很多。
开始以比较平静,比较客观的心态,去思索之前所发生的种种事情。
结果是越想越是后悔,想要扇自己两耳光。
只觉得自己想要跟着胡惟庸造反,实在是太过于愚蠢了!
本来自己,早已功成名就。
只如今的地位财富,都已经被无数人为之艳羡了。
结果现在,却偏偏来了这么一手。
这下子好了吧?
所有的一切全都没了吧?
自己的命,以及家人们的命,都会因此而丢掉!
但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可事已至此,很多事儿再后悔也没有什么用了……
几乎是在前后的几天时间,相似的一幕,在大明的多处地方发生。
唐胜宗,费聚,陆仲亨等和胡惟庸,在先前进行了秘密谋划,准备在胡惟庸得手之后,起兵策应守住江山,从而谋取更大的荣华富贵的这些人,都被捉拿。
全部都是以造反罪来论处。
不过他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在前去的使者读了诏书,宣布了他们的罪名之后,直接就瘫倒在地。
没了半分先前时的耀武扬威,以及信心满满。
也有的人,如陆仲亨,在朱元璋这边的使者宣布了他的罪状之后,当场自杀。
没等着使者将他捉拿,押往京师。
因为他很清楚,朱元璋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尤其是朱元璋在很多的刑罚上面,更是如此。
他们犯下了这样的大罪,若是不提前自杀,那么被押往京师之后,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惨不忍睹。
所要遭受的罪,绝对要比自己了结,还要更加的严重。
所以,他没有什么犹豫,直接就给自己来了个痛快……
这些淮西勋贵里面的众多佼佼者,先前那一个二个都不是寻常的人物。
提起朱元璋时,七个不服,八个不愤。
可此时,真的是遇到了朱元璋对他们动手了,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直接就被朱元璋,给轻易的拍死了。
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手。
话说,上辈子之时,对于这些淮西勋贵们,朱元璋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里动手,把他们给弄死。
是不知道这些人和胡惟庸之间的一些关联吗?
其实他心里面,是有些清楚的。
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有着很多的事情要做。
尤其是他要趁着胡惟庸之死,把丞相制度,连同中书省一并给废了。
在这个时候,所针对的人不能太多了。
饭需要一口一口的吃。
所以才会在当时没有解决太多的人。
在多年之后,局面已经稳定了,这才开始翻旧账,掀起二次的胡惟庸之案,对那些人动手,把他们给解决。
那个时候,一方面是他老了,需要给子孙铺铺路。
另外一方面则是,已经将很多的事儿给处理过了,可以着手来处理一下,那些越来越不像话的淮西勋贵了。
但这次,朱元璋决定他全都要!
他不忍了,解决这些淮西勋贵的同时,也要解决中书省和丞相制度。
这一次的情况,已经和上一辈子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不相信,在他做出了这样的准备的情况下,同时办这些事,还能闹出什么样的乱子来!
……
汪广洋还喝着茶,下着棋,显得很悠闲。
话说,虽然如今出现了惊天之变。
胡惟庸这个宰相,竟然如此不知死活,干出此等事情。
皇帝这里已经下令,抓了这么多的人。
但是他并不慌。
毕竟他是真的没有,参与到胡惟庸造反一案中去。
皇帝就算是想牵连,也牵连不到他的头上去。
而且,这些年来,他这边也真的没犯什么错。
这次再度被拜为丞相,他可老实的很。
正如此想着,却有锦衣卫的人上门,直接将汪广洋给拿了。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汪广洋那叫一个无比的懵逼,特别的茫然。
“我……我犯了何罪,为何便要拿我?”
“汪广洋,与你胡惟庸勾连,接受胡惟庸给你送的犯官之后的女子为小妾,至今还在你的宅子里养着。
这事儿,这么快就忘了?
这便是一条大罪!
你是右丞相,胡惟庸无法无天,做出那么多的事情,都谋逆了,你真就丝毫不知?”
锦衣卫的人一边怒斥,一边将汪广洋给捉拿,带走。
汪广洋神情呆滞,又显得慌乱,不复先前之事的悠然……
……
“胡惟庸造反,要诛九族,其余参者,也一样诛九族!
不过,皇后和太子劝咱少杀些人。
那咱就稍稍的开些恩。
不将他们赶尽杀绝。
除了主要成员外,其余的人发配西南!”
奉天殿内,朱元璋宣布胡惟庸的罪责,以及对这些人的处置。
对于这些,众朝臣显得意外。
不是觉得皇帝杀的太多,而是觉得皇帝杀的太少了。
不过,在听到是皇后和太子二人求了情,便又变得了然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整大明大约也只有皇后和太子二人,能求下一些情了。
“胡惟庸身为宰相造反,罪在不赦,罪大恶极。
开了一个坏头。
咱大明的中书省,竟然成为了反对咱朱元璋的大本营了!
既然如此,那从今天起,这丞相制度,还有中书省,便没必要存在的必要了,都废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