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购入的1.2万吨二手油船交付后,陈光聪的意见是继续租给日本,毕竟环球航运已经在日本建立了信誉。
但陈光良的意见则相反,他认为环球航运需要打入世界航运,去欧美赚取更高的利润。
陈光聪说道:“只是大哥,欧美人向来只认可那些希腊大船东,对我们未必肯信任,特别我们只有一艘1.2万吨的二手油轮情况下。不如等我们的新船交付,再去打入欧美市场,更何况眼下日本也需要这一艘油船。”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等我们新船交付,再去打入欧美市场,那我们的经验也是他们诟病的地方。眼下我们虽然只有一艘二手油船,但只要我们全力经营,先熟悉欧美的油船航线,这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这一次,我亲自去推销,你镇守香港。”
“好的”
日本此时毕竟是以轻工业为主,对石油的需求远没有欧美旺盛。更何况,一旦环球航运的油船打入欧美航运,那么日本市场也是轻轻松松拿捏。
此次陈光良决定亲自前往推销,也是考虑到是他要做‘世界船王’,而不是陈光聪要做,所以他必须去会会那些高昂的洋人。
晚上,得知陈光良又要去海外出差,两位夫人脸上流露出舍不得。
似乎从今年开始,丈夫对事业渴望起来,这才四个月时间,就要继续出门。
严人美还是持家的说道:“注意安全,香港一切有我和光聪他们,不用担心!”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嗯,这次就是去上门推销一艘油船。”
严人美好奇的说道:“推销这种事,你现在也亲自抓,莫非有什么说法!”
陈光良笑道:“说法谈不上,不过这是我们的第一艘油船,而且是想租给欧美的客户,所以我打算亲自出马。更何况,一个好的企业家,自然也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推销。”
严人美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毕竟家族事业的摊子那么大,丈夫忙碌也是很正常。只是这些年来,丈夫将事业重心集中在香港,而如今,丈夫则准备带领家族走向世界。
这时候,严人美说道:“文锦9月入学哈佛.”
陈光良笑道:“自然记得,我会送每个孩子走进大学校园的,再忙都要去见证。”
此言一出,一众孩儿欣喜不已。
作为大家族的子女,他们懂事其实远比农村和小家族的子女早。
当然时代不一样,这个时代大家族的子女,从小就有一种‘使命感’;而后世的,基本都是一些富二代、贪二代,他们只顾挥霍,又有几个人想着好好努力呢!
蒋梅英脸上浮现幸福的表情,毕竟今年和丈夫去美国度假,是时隔很多年的机会。
一周后。
陈光良来到纽约埃索公司,也就是‘埃克森石油公司’,后世和美孚合并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
走进埃索公司,负责租船的经理牛登,一脸傲慢的说道:“啊,你是谁?”
陈光良很早没有见到如此‘冷待’,不过毕竟作为商界的老行尊,他自然沉得住气。
他说道:“我是从香港来的。我经营着一家香港的航运企业——环球航运,目前我们手中有一艘12000吨的油船,希望向埃索公司提供运输服务。如果你们需要,我们可以马上执行运输任务?”
牛登站立起来,随后来到陈光良的身边,说道:“环球航运?我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陈光良笑道:“你应该听说过,我们在远东拥有25万吨的货船,大大小小共计42艘.这是我们进入油船领域的第一艘船,所以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更好的舞台。”
牛登恍然大悟,说道:“我知道了,你就是那个华人大富豪,听说你刚刚在德国打造了两艘大油轮。难怪,听得如此熟悉!”
陈光良连忙说道:“我们公司的实力不俗,不是那种小型航运企业。”
牛登笑道:“我怎么没有看到便宜的价格呢?”
陈光良当即说道:“便宜的价格,有的!”
此次的推销,核心就在于‘便宜的价格’,随即,陈光良递上一份报价。
报价自然是比美国、欧洲的船队价格更低,毕竟这是环球航运的杀手锏。
牛登对价格是很满意,随即他又说道:“你们华人的船队,在经验上不够丰富,所以我不能完全相信你们。但是,我愿意给你们一次机会,only one,如果你们能完成任务,我们可以继续合作!”
“ok”
这一点,陈光良很清楚。
对于陈光良来说,这第一次与埃索合作,成功与否,不仅关系船队的命运,在某种意义上,也关系华夏船队能否立足国际航运界。
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
他亲自出马,指挥油轮的运作。
陈光良是宁波人,遗传了不少宁波人做生意的精明和计算能力,而多年的银行生意更是令他善于统筹安排。他精确无误地计算出小型油轮的运送日期,并亲自出马,组织船只、调度人员、监督船只的进度。
1.2万吨的油轮,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中等水平的大船,毕竟最大也就2.3万吨的油船;很多国家,还使用者几千吨的油轮,甚至是几百吨的油轮(这种船不适合很多航线)。
为了此次的推销,环球航运也事先准备了很多的工资,例如检修整个船只,调集环球航运最优秀的海员,甚至还派遣了外籍顾问随行。
从中东运输石油,去欧洲最近,只要穿过苏伊士运河,两则之间的距离那是非常的近;但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那么船只则需要绕过好望角,距离远了一倍不止。
不仅仅如此,好望角是风高浪急,不是什么船、什么时间,都可以畅行的。
正应为如此,前世在1956年苏伊士关闭期间,世界航运的运费翻了几倍。
道理很简单,虽然美洲、欧洲航线只是增加了一倍多,但世界上的船只就那么多,增加一倍多的运输量,就会造成船只短缺。
所以,所有船队都会趁机提高价格,运费翻几倍就不能理解了。
当初1956年苏伊士运河未关闭前,运输至欧洲石油的价格是6~10美元,但之后则猛增至40~60美金每吨。让很多拥有船只的老板,一年时间赚了过去几年的钱。
不仅仅是美洲、欧洲的运费价格,整个世界的运费都会暴涨,因为船是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