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关继武:合着都特么怪我呗?【求订!求月票!】
“呵呵。”
久违的听到了关继武的声音,赵卫红咧了咧嘴角,笑声传进了小李和武警哨兵的耳朵里,令他们在春城的夏日中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师兄啊,真是麻烦你等我这么久。”
“搞得我心里都过意不去了。”
“你放心,行动结束,我就该回去准备答辩了。”
“到时候见到老师,我一定帮你问声好!”
赵卫红的语气很正常,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热情。
可不管是关继武,还是门口附近的小李,都从赵卫红的声音里听出了一股子极其复杂的感情。
幽怨.讥讽嘲弄以及“大仇得报”似的畅快!
“咳咳.卫红,答辩是要紧事,可不能分散精力。”
“我过段时间就要去燕京了,到时候,我自然会向师傅问好的。”
“师兄别这么客气,你问你的,我说我的,这不影响嘛!”
“卫红!听师兄的话!师兄是为了你好!”
一听这话,赵卫红终于忍不住了,默默的骂了一句“放屁”,心说你为了我好,就把老子弄去导调部,坐了一个月的冷板凳?
我呸!
想到这,赵卫红也不开口了,就静静的听着关继武在电话里唱独角戏,嘴角的冷笑更是一直都没有消失过。
见赵卫红不吭声了,关继武说了两句后便非常识趣的挂断了电话,不多时,他那龙行虎步的身影,便从大院主楼的门廊处,浮现而出。
“哨兵!不用登记了!”
“这都是咱们自己人!”
“是!首长!”
门口的武警哨兵显然认得关继武这张脸,听他这么一说立马便回到了岗哨亭,继续站岗,顺带着打开了大院门口的闸杆。
“嚯!卫红,看来你和当地公安同志相处的不错嘛!”
“专车都借给你用了。”
“奥迪a6,我都还没坐过嘞!”
关继武非常自然的聊起了赵卫红乘坐的车辆,试图活跃一下他与赵卫红之间愈发尴尬的气氛,同时转移话题,省得赵卫红老想着找谢国良“告状”的事。
然而赵卫红岂能识不破关继武这点小伎俩?
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有什么好装傻充愣的?
赵卫红就这样站在原地,抱着胳膊,直勾勾的看着关继武。
任凭关继武费尽口舌,赵卫红都打定主意,不吭一声,脸上还挂着一副“你继续说,我在听”的表情。
见赵卫红显然还在因为上次演习的事情生气,关继武的神情愈发的心虚起来,也不敢再继续扯东扯西,而是直入主题。
“嗯卫红,晚点我再和你叙旧。”
“你也知道,再过一段时间,我也有新的安排,有不少事情都想和你好好聊聊,交代一声。”
“这次也算是凑巧碰上机会了。”
“走吧,几位首长已经等你很久了。”
闻言,赵卫红依旧没有吭声,只是从车里拿出两份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里面装满了赵卫红准备的各种材料。
见此情景,关继武便知晓赵卫红对这次有些突然的汇报,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他还是叮嘱了两句。
“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情况。”
说着,关继武便率先迈开脚步,用手势示意赵卫红跟上。
然而赵卫红却是看向了一旁的小李,和颜悦色开口道。
“李班长,这一路上辛苦你了。”
“我大概要在这里待几天,这段时间你如果有什么事的话,尽管去忙。”
“要回去的时候,我会主动联系你的。”
胡一鸣以及古民峥等人,都认为赵卫红很快就会回来。
为了方便赵卫红的行程,在出发之前,他们便告诉小李在抵达春城后,便留在这里,听候赵卫红的安排,等到事情忙完了,再由他送赵卫红回来。
悄咪咪的看了看关继武宛若活吞苍蝇似的憋屈表情,小李总感觉此刻的气氛愈发不对,下意识的就想逃离。
“排长,工作要紧,我不会让你操心的!”
“快进去吧。”
“嗯。”
冲着小李点了点头,赵卫红看了关继武一眼,脸上又挂起了那副半冷不冷,半硬不硬的表情,拎着档案袋便自顾自的朝着院内走去。
赵卫红并没有刻意放慢自己的脚步。
加上关继武的反应慢了半拍,等他有所行动时,赵卫红已经大步流星的走出去了好长一段距离。
关继武仓促之下再往前追,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屁颠屁颠的跟在赵卫红身后似的.
妈的!
咱俩到底是谁师长啊?
冲着赵卫红的背影翻了个白眼,心中有愧的关继武到底还是没有发作,而是追上前去,热络的开口道。
“卫红,你知道公安口和武警同志之间的关系吧?”
闻言,赵卫红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炎国军事体系内部,一条不算常识的常识了。
就连很多在武警部队服役过的战士,都不清楚这么一条。
从支队一级开始。
各级公安口的负责领导,会兼任同级武警部队的“第一政委。”
而公安口的负责领导,并不参与武警内部的政治工作,具体工作由武警部队本身的政委负责。
但既然头衔的前面有个“第一”,就意味着在指挥效力上,公安口的负责领导可能会强于本级武警部队的主官。
这也算是武警部队“双重领导制”,落实到基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这条常识,赵卫红还是在347团时期,负责“联巡”的时候听别人说的。
当时赵卫红就觉得,这条常识听起来有点别扭,但具体又说不出来别扭在哪。
如今眼界宽了,阅历涨了,赵卫红终于找出了当初那股子“别扭劲”的来源。
那便是武警部队的定位,实在是太模糊了。
且不论武警内部“八大金刚”之间跨度极大的各项职能。
光是这条“第一政委”的安排,就非常容易让公安口和武警同志之间的职能,出现混淆。
念及于此。
赵卫红突然想起了当年武警战士提到这档子事时,自嘲似的总结。
军不军,警不警,民不民。
多年过去。
赵卫红如今再想起来这句话,心里却是多出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而关继武并没有看出赵卫红的异样,仍在用热情之中带着一股子殷勤的态度,向着赵卫红介绍道。
“既然你知道,这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