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百穿着黑西装的年轻人,盘旋拥挤在外滩观景台。
这得多醒目。
放二三十年后都会引起警察过来盘问是不是什么非法聚集。
这会儿的警惕性就更高,而且市里面大楼就在这,更容易引起关注。
况且还真有很多游客好奇的围观。
所以一群人顺着外滩回五号楼,恰好要经过刚上班的市里大楼,就有安保的同志过来查问。
然后一眼看见顶了女儿的领头羊,有点哭笑不得:“让卫东同志,你也是领导干部了,回到市里不该先来汇报下工作嘛,还在外头看风景!”
还压低声音提醒:“市里面问过好几次了,我们都到五号楼去询问你的行程,赶紧赶紧!”
让卫东是那种大事情缺我一时半会儿又不会有多大影响,但一群年轻人未来发展心态方向,才是自己能切实影响的重点。
所以无论到江州、鹏圳、沪海、平京都是先顾着看大学生、看青年团队,理顺了才去走动汇报下。
只好点点头把队伍交给董雪晴带领,不过他想摘下女儿,小蝶手脚并用的抱紧不松手,眼泪都迸出来了,是真的依恋想念啊。
那就带着吧,又不是没去过。
还用目光示意粱嘉辉回去拿东西。
自己才在大家自豪又崇拜的眼神中,顶着女儿过马路,好说歹说才松手落地自己走,还要弯腰够着点牵上。
看着一点都不霸气十足的老大被簇拥着消失在那边,众人心里肯定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转头对董雪晴尊敬得不得了,口口声声都是大嫂。
凤雏宁愿大家伙儿叫她二嫂啊,她也是心塞。
不过再带着女儿走进这边,让卫东还是有点感慨,基本都换人了。
还好有位上次见过小蝶,肯定记忆犹新:“情况好点了吗?”
能有几个敢带着孩子来谈事的。
让卫东连忙回应:“好多了,在江州上幼儿园,有几个月没看到我撒不开手,给伯伯问好……”
可能感受到父亲的手掌都不由自主捏紧了点。
小蝶还是改了口头禅,有鞠躬:“伯伯好!”
更能举一反三的每位都喊伯伯好,只是明显糊弄事儿都不抬头,对一位大妈也这么喊,乐得对方要伸手抱她。
才赶紧挤到父亲怀里。
总之把气氛确实搞得很宽松。
让卫东顺势介绍自己在hk的情况:“在我眼里,hk也是依恋父母,但又在外面独自生活了几十年的孩子,回到家里团圆是一方面,能不能共同生活好又是个课题,所以现在借着外贸工作在hk比较多,顺便推动文化体育项目,跟内地增强各种联系……”
码头篮球馆怎么跟商业中心结合起来,成为油尖旺的新地标,这番描述让市里面各位都很憧憬:“有没有可能在沪海也这么做?”
让卫东想了想:“对比位置呢,就好比在外滩附近的江边这么搞,漂亮是漂亮,但几万观众的疏散还是很麻烦,沪海市区这边的密集程度已经很大了,拆迁成本也很高,偏点可以试试看,而且hk这么做的最大底气是他们有已经比较成熟的地铁、小巴公交系统。”
这边马上有人点头:“在规划了,在规划了,地铁一号线正在规划选址,会尽快开工的,篮球馆、商业中心建设也要几年时间嘛,正好完成能契合上。”
让卫东就笑:“好,待会儿我找市里借用下地铁线路的走向,看看能怎么考虑,对,商业中心不是hk的德氏集团想申请建设么,要不要我联合他们搞,我专注篮球馆减少商业成分。”
池世明早就说了,德二哥很想进入市区扩张,所以才不得不低头,结果电影院、电视台的战役之后,让卫东已经把筹码换到德叔二房了。
他还是先把这个过程讲了讲:“……算是顺着《沪海滩》认识,我们做百年润发广告结成公司,这次合作拍戏成绩也不错,所以在hk推动篮球发展的同时,拍了好几部电影,这次来沪海也是希望能把其中一部讲述知青下棋的电影争取在内地播映,结果德氏集团的创始人约我在电影院谈谈……”
粱嘉辉已经去提了那个大包过来。
沉甸甸的几盒电影胶片跟录像带还接受了严格的检查,站在会议厅外,看着那个带娃侃侃而谈的老大,满眼崇拜。
真不知道他这辈子还会不会去演那些烧浪贱的角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