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诚出事后的这几天,伍思贤总是想起他,因为武诚是他在京城结交的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们是情敌,但也彼此欣赏,引为知己。姚大江笑了笑:“不久前你不还说,珊儿便是不嫁人也没什么不好的吗?”
伍思贤认真点头:“多谢姚叔,宋大人已经很照拂我了。”
“小伍,还没恭喜你,升官了。”姚大江转移话题。
“过些日子吧,你跟珊儿提提,看她怎么想。”姚大江说。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姚大江点头:“是啊。回头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送他做回礼的。”
姚大江想了想说:“我是看着那孩子不错的,说家里复杂,但过往的事情毕竟过去了,如今伍家就是小伍当家,他叔叔一家也没在京城同住,只他一个祖母。那老人家年纪大了,盼着抱重孙,也是吃过苦的,能把小伍教成这样,想来不会难相处的。最重要的是,不知道你看没看出来,小伍也喜欢咱们家珊儿的,原先他跟武诚关系是很好,但也一直暗中较着劲儿呢。现在想想,伍家其实已经很简单了,就祖孙俩。”
“好着呢。只是……”伍思贤摇头失笑,没有说下去。
“哦?什么事?”姚大江问。
因此,丧事该有的规矩,一样都不少。武诚下葬之后,有些风俗,武家人也都一样不落地做了。武夫人还专门请了护国寺的大师,给武诚超度念经。
宋氏蹙眉:“这……小伍是挺好的,可珊儿不一定喜欢吧?”
又聊了几句,伍思贤便起身告辞了,他就是过来送字画的。这回他也没有打听姚珊在哪儿,直接回家去了。
宋氏摇头:“也就那么一说,哪能真的不让她嫁人?咱们年纪越来越大,肯定走在孩子前面,便是小白和瑶儿照顾着珊儿,但他们毕竟有自己的小家,再往后……唉我的意思就是,珊儿找个合心意的丈夫,成了家,日后有人照顾着,再有了孩子,将来才真能有依靠啊。不然再过两年,肯定有人要说闲话的。咱们家珊儿不愁嫁,当然是先考虑成亲的事,真到了最后实在一个合适的都没有,再考虑不成亲的事,不能一开始就做坏的打算,你说呢?”
“你祖母身体都好吧?”姚大江问。
“我祖母年纪大了,总盼着我早日成家,她想抱重孙,不过我不着急。”伍思贤摇头说。他喜欢姚珊,不过姚珊还没同意,他不好跟姚大江和宋氏提,不想造成姚珊的困扰,尤其武诚过世的事情,姚珊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伍思贤打算等过些日子再见姚珊,希望她到时候可以整理好心情。他没想过要放弃,但这件事,他希望姚珊是心甘情愿的。
刚刚也是话赶话,到嘴边了,又觉得跟姚大江说这个不好,本来不想说了,姚大江又问,是关心之意,伍思贤便实话实说了。
“贤儿,祖母想思睿和思琪了,让他们过来住些天。”伍思贤的祖母笑着说。
“只是什?”姚大江问。
“咱们家珊儿的亲事,也该考虑了。武诚那孩子……唉,便不提了。咱们是不是该给珊儿物色物色,听雨薇她娘说,这京城里定亲,都是越早越好,有些孩子还小就把亲事给定了,看门第,看家风,大概也能知道对方人品才学会如何,定得太晚,好的就让别人家给挑走了,毕竟年龄合适的,门当户对的,本来也都是有限的。”宋氏神色认真地说,“这事儿从去年雨薇她娘就跟我提过,说咱们家珊儿该说亲了,还有人找她说和。”
姚大江摇头:“他说今日家中还有事。”
姚大江很认同地点头:“月容你言之有理。那你的意思是?”
伍思贤再来姚家拜访的时候,跟姚大江谈论书法,说着说着提起了武诚,两人一时都有些唏嘘。
伍思贤觉得挺好。他刚升官,公务繁忙,没什么时间陪老太太。
伍思贤的堂弟伍思睿十五岁,堂妹伍思琪十三岁,都很规矩懂礼。伍思贤跟他们聊了几句,就回房换衣服去了。
伍老太太让下人伺候着孙子孙女去吃茶,她跟伍思贤的婶娘李氏有话要说。
“娘,接到信儿,相公就让儿媳带着孩子往京城来了。娘在信里说的事儿,我跟相公都觉得是极好的,思贤有本事啊,这么快又升了官,他的亲事也不能再耽搁了。”李氏很瘦,看起来颇为精明。
伍老太太点头:“是啊。可那孩子就是一根筋,整日跟姚家来往的,就是不提,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这亲事素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贤是喜欢那姚家三姑娘的,别的事就不让他管了,咱们给他办好,他还能不乐意?礼物我都准备好了,明日你就去姚家提亲!把思琪也带上,让她跟姚家三姑娘熟络熟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