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收拾过后,厨房的砂锅里咕嘟嘟煮着粥,秦玥怀中抱着安儿,背上背着平儿,俩娃还迷糊着,被带着出了家门,姚瑶跟在后面,从外面把大门锁上。“那好吧。”安儿接过去,拉着平儿,开心地喂兔子去了。
平儿吓得抱住了姚瑶的腿,他一向很害怕虫子。
姚瑶又做了个蒸菜,这也是秦玥的最爱。在京城家里也偶尔会做蒸菜,但用老家山里的野菜萝卜做的,才是记忆中最好吃的美味。
看着灰兔子果真吃了青菜,长长的青菜一点一点变短,安儿高兴地拍着小手:“兔兔吃了!哥哥你快看!”
姚瑶睡了一觉,醒来不见秦玥,出门回到大院,厨房烟囱冒着烟,满院子的香气,秦玥正在炖排骨。已经醒来的俩娃就坐在厨房门口,平儿手中拿着九连环,安儿抱着布娃娃,各自玩儿着,等着喝排骨汤。
秦玥轻轻捏了一下安儿的小鼻子,戳了一下平儿的脸。
吃过饭,秦玥和姚瑶给两个孩子洗了澡,一人抱着一个,送他们去睡觉。
两个孩子到厨房门口看了好几回,都是安儿拽着平儿过来的。
秦玥提着小木桶,带着自制的网,和两个娃,到了大门前的小溪边。
终于,白白胖胖的饺子热气腾腾地出锅了。
山路崎岖,走得慢一些也无妨,正好可以看看沿途的风景,草树木。
秦玥把鞋子脱了,挽起裤腿,然后把两个孩子的鞋子也脱了,裤脚挽起来,放到水里去,选的是水浅的地方。
姚瑶支持平儿,养蜈蚣这种事,还是算了吧,太奇葩,还真不知道怎么养。以安儿曾经多次偷偷把小兔子抱到床上一起睡的性格,万一想跟长着好多可爱的小脚脚的小蜈蚣一起睡,平儿怕是要疯了。
秦玥简单收拾了一个屋子出来,把带回来的被褥铺好,就听安儿娇滴滴地说:“爹,我饿啦!哥哥也饿啦!”
一听秦玥说改日带着他们上山来打猎,两个孩子都期待起来。
这个问题……姚瑶笑了:“请孩子他爹作答。”
院中两人当年种下的小松树,长高了不少。
两人开了小门,去了他们成亲之后住的小院。这里是他们的小家。
平儿越听越疑惑,问题越来越多。
吃过饭,让俩娃漱了口,给他们洗了脸和手,就让他们午休去了。
平儿继续保持高冷。
下了山回到家中,小火慢炖的红枣小米粥熬好了,洗了手,一人盛一碗。娘仨喝着香甜的粥,秦玥很快做了几张香软的鸡蛋饼出来,就着于氏做的酱菜,家常的美味。
平儿意识到安儿在骗他,板着小脸想要挣开,见安儿扁嘴,平儿皱了皱小眉头,把安儿从地上拉起来,看旁边一个竹筐里有绿油油的青菜,就跑过去,抓了一把过来:“给兔子吃这个吧。”
当初那样坚持很久,姚瑶的主要目的是锻炼体能,秦玥唯一的目的是陪姚瑶,做任何她喜欢的事情。
翌日,天刚蒙蒙亮,秦玥没有吵醒姚瑶,先起床去,烧上热水,把小米红枣粥煮上,然后把俩娃叫醒,抱着他们洗脸漱口,穿好衣服,才去叫了姚瑶起来。
清凉的溪水冲着小脚丫,舒服又奇特的感觉,安儿开心地在里面踩着水,拉着平儿一起玩儿。
“好耶!”安儿很开心地表示赞成。
姚瑶和秦玥到后院,就见原来搭的牛棚猪圈鸡窝都还在,干干净净的。把张大柱家送来的野鸡和兔子放到后院去先养着,等吃的时候再抓出来。
安儿懵懵的:“圆圆的球?那我们怎么没有掉下去?”
仿佛回到了曾经在这个家里的时光,从未离开过。
到书房去,他们看过的许多书都在书架上放着,书桌上面的墨汁已经干了。
最后秦玥和两个孩子,提着木桶里几条半大的鱼,全都光着脚回来了,若是不看脸,只看沾了泥巴的腿,倒像是在这乡野村庄土生土长的人了。
秦玥负责烧火,揉面,剁肉。姚瑶摘菜,洗菜。
“哥哥,你饿了!快跟爹说!我想吃肉肉!”安儿晃着平儿的小手。
姚瑶笑了起来:“儿子,这都被你发现了。”
红彤彤的朝阳从地平线一跃而出的刹那,安儿兴奋地拍起小手:“跳出来了!好像一个咸蛋黄!”
对于安儿想把蜈蚣带回家的主意,平儿表示坚决反对。
清爽的晨风吹着,俩娃都清醒过来。
时隔四年多回到他们最熟悉的家,也是他们相识定情成亲的地方,秦玥和姚瑶心情都极好,度过了一个热情似火的夜晚。
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秦玥和姚瑶登上了山顶,坐在石头上,看着东方。
秦玥拉过平儿,作势要揍他,安儿扑过来挡着不让,三人闹成一团。
“声音太小,没听见。”秦玥摇头。
正好张大柱送来的青菜里面,有鲜嫩的荠菜,也有鸡蛋。秦玥来到这个家,头一回吃到饺子,就是荠菜鸡蛋馅儿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爱的口味。
平儿对姚瑶说:“娘,爹耳背。”
在秦玥的带领下,两个孩子很快适应了村里的生活。因为便是在京城住的时候,秦玥和姚瑶也没娇惯着他们,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学着做。家里不是没有下人,但绝不能依赖下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到了下晌,平儿主动说还想到山上去看日落。
秦玥又扛着两个孩子上了山,姚瑶留在家里做晚饭。
看了美丽的日落和晚霞,爷仨一路玩着下山回来,天已经擦黑了。
回到家里,姚瑶从厨房里走出来,微笑着说:“快去洗手吃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