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宋氏笑着看他们走近,也不回家了,打算跟他们一起去宋家,看看那个豆腐皮到底是咋做出来的。
赵大年连连点头:“是,二丫你说得对,一口吃不了大胖子啊,难得你小小年纪这么沉稳。”
这下宋氏倒是真放心了,觉得方氏比以前更坚强了,这是好事。
到了快傍晚的时候,赵大年和赵康安才过来。赵康安拉着架子车,赵大年在旁边推着,上面装了两袋黄豆,看着约莫能有一百多斤。
这次再见到宋氏,方氏跟宋氏说让她明天真的不用再来了,她一个人也可以。现在胡玉堂上了学,也没那胆大包天地再敢欺负她了,她还给宋氏看了一眼她枕头下面放着的剪刀,把宋氏吓了一跳,拉着她说不管遇到什么,都千万别做傻事。
结果方氏笑着说,她藏了把剪刀不是为了遇到麻烦自尽的,她说经过这次的事儿,她也想开了,日子好赖都是自己的,她熬了这么些年,还没等到儿子长大让她享福,不舍得死,谁再敢半夜闯到她家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到时候人死了也怪不着她!
“刚刚的豆浆,现在的豆,其实都是可以直接卖的。豆浆可以做成各种不同口味的,豆也可以加,加咸菜,做成不同口味。”姚瑶笑着说,“改天爹给咱们家弄个小石磨,咱们可以自己磨豆浆做豆早上吃,对身体都挺好的。”
姚瑶打开一个袋子,抓了一小把黄豆在手中,点头说:“质量不错。”黄豆粒粒饱满,没有损伤,晒得也很干,能存放。
谁都乐意被人夸,虽然姚瑶是个小丫头,赵大年也高兴:“二丫,我们昨个夜里回去就把家里的老石磨洗了好几遍,很干净了,是不是明天就能开始做了?”
“瑶儿你看成不成?都是照你说的做的。”姚大江让姚瑶“验货”。
姚瑶简单给他们讲了一下模具的工作原理,赵大年眼睛亮晶晶的:“这东西可不赖啊!二丫你是咋想出来的?太聪明了!有了它,肯定能成,还省劲儿!我本来还以为豆腐皮是用豆腐压成的,要是这样做,也没比豆腐麻烦,而且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少!”
“不了不了,我们爷俩回家凑合一口就行了!你们赶紧吃吧!”赵大年连连摆手。他们来的时候姚玫已经快把饭做好了,赵大年想着他们要留下肯定不够吃的。
然后开始煮豆浆,煮熟煮透,香气散发出来,姚瑶让赵康安拿了碗,大家一人喝了一碗,都觉得这豆浆子喝得也不错。吃货李郎中喝了一半又让赵康安给他加了,等于一碗喝出了两种风味儿。
“二丫,就这些了!我跟爷爷走了三个村,才收了这么点!”赵康安擦了擦头上的汗说。
“我多做了俩人的。”姚玫的声音从厨房里面传了出来。
赵康安眉开眼笑,响亮地应了一声:“哎!”
“嗯,这都是好的,有一家倒是还有几十斤,没放好,里面有发霉的,就没要。”赵大年说。
第二天一早,方氏留宋氏吃了早饭,才让她走,宋氏刚从胡家坡上下来,就看到自己家里的人都要去赵家。李郎中被小白背在背上,姚景泽坐在姚大江脖子上,笑嘻嘻地冲着宋氏挥舞着小手,声音清脆地叫着“娘”。
今天的东西不打算卖,一个模具一次也做不了十斤豆腐皮,姚瑶又让大家一人尝了一碗豆,跟豆浆又是不同的风味,软滑适口,很适合小孩子和老年人吃。
赵家新房盖好之后还没摆暖房酒,本来日子是定了,选了个好日子,结果正好碰上邻居张大柱家办丧事,就往后推了,另外选了个日子,就在五天之后。菜和肉都放不住,所以还没开始准备。
姚玫已经端了两碗水出来,赵大年和赵康安咕咚咕咚灌了下去。
然后就开始做豆腐皮了。豆腐皮磨具和麻布都已经浸湿了,麻布一端缠在长棍上,方便来回折叠,另外一边铺在了模具最底部,然后用勺子把豆放进去,铺满一层,把麻布折叠过来,再铺新的一层。直到最后把模子铺满,豆也用完了,将麻布都折叠进去,把模具的盖子盖好,赵康安去搬了一块洗干净的石头压在了上面。
等了半个时辰,姚瑶说可以了,就把模具拆解开,把麻布打开,就能看到上面有一张一张的豆皮。
把豆皮撕下来是个精细活,等慢慢来,不然容易破。
赵康安一上手就撕破了一张,被姚玫默默地踢了一脚,让他刷锅去了。
小白也来试,跟赵康安一样,一下手就破坏了一张,姚瑶默默地踢了他一脚,他就开心地去跟赵康安一起刷锅了……
二更和三更都在下午,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