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天边像是炸起了连绵不绝的炸雷,数千名逃难的百姓距离城墙还有不到一千米时,夏军的骑兵队伍出现了。
他们分成了十多个部分,从不同方向汇集而来,都是一人双马的轻骑兵,散得很开,看起来漫山遍野。
在这之前,他们都是慢悠悠地驱赶百姓,故意给他们足够时间来到邓州城下,直到此刻这才加速奔驰,就是为了营造出这种声势浩大的奔雷之势给逃难百姓和城上官兵增加心理压力。
百姓们鼓足身体里最后一丝余力,哭嚎着跑到城下,声嘶力竭地叫嚷着,求官兵老爷们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几千条生命即将消散与屠刀和利箭之下,可是,城墙上的防守官兵们没有一人胆敢要求知府大人下令开启城门。
道理很简单,谁都明白,这是敌军的阴谋,若为了救助这几千人,就等于把城内的二十多万居民推进了火坑。
包括陈知府、邓海和郑秀英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只能傻站在城墙上,以悲痛之色注视着下面的那些百姓,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能在不久之后,眼睁睁看着他们失去生命。
陈知府身躯颤抖,一声不吭,早已经说不出话来,别看他当官二十多年,却是第一次直面战争,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对。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陈知府面色涨红,还在跳着脚大喊,虽然他不懂兵事,但作为文官,却还是有几分血性的。
大地颤抖,似乎,在那一片铁蹄之下,百里山河都要被踏成粉碎。
“可是,重骑兵向来都是最为宝贵的兵种,轻易动用不得,怎么会跑来邓州城这么偏远的地方?”
这都是自己治下的百姓,今后如何能够心安!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调到邓州城,在远离边境的任何一座城府任职通判,也好过今日这种境地啊。
通判之职是一座城府的二把手,他在这个职位上待了好些年,一直不得上进,这才疏通门路,来到边境线上的邓州城担任知府。也是想着踏踏实实做出一些政绩,才有希望调入京城继续上进,却不想,几十年未有战火的邓州城,自己来到这里还不过第三个年头,竟然就遭遇了这种局面……
陈知府已经完全领教了敌人的狡诈与残忍,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右脚重重跺地,就打算退下城墙,像鸵鸟那样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不看了,总行吧……
邓海失声惊叹,眼瞅着一片反射着深沉光泽的金属之色在视野中快速蔓延开来,眨眼间就从一根模糊铜线变成了极为清晰的一支队伍。
百姓们只穿着单薄布衣,没有一点防护措施,虽说被直接射杀的人并不多,却也有几十人惨叫着躺倒在地,更多人则是惊呼连连地相互推搡,相互拥挤,噗通,噗通,接着又有十多人被挤进了护城河,不善水性的人挣扎了没几下就被理智全失的其他人拖下了水底……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沉闷的奔雷声像是骤然间提升了几十倍,说明这一只骑兵的奔袭速度相当之快,甚至是快到了超乎想象。
邓海担心陈知府身为文官,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残酷,若出于妇人之仁做出某种错误决定,那将是一败涂地,谁都不能幸免。
亲兵领命而去,郑秀英靠近过来低声问道:“千总,要不要我亲自前去求援?”
不!
何止轻骑,就算是连马鞍都没有背负的发疯野马,都没有这般夸张的速度。
郑秀英点头而应。
总而言之,城外的数千百姓只能是硬下心肠舍弃掉了,不存在救下来的可能性,反正,邓州城的防守官兵没有一点办法可想,最多也就是射几只弩箭意思意思。
邓海略微一想,回道:“你要去,也只能夜间动身,敌军的小股精锐定然已把各处要道封锁住了。”
“再派人快马求援,京城与金安城都要有人前去!”
在他的率领下,区区数百骑却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金属浪潮席卷而来,以匪夷所思的极速朝着夏军的两千骑兵发动了突袭。
几百只箭,升上高空再落下时,显得有些稀疏,却因为百姓们被护城河阻隔挤簇在一起太过密集,还是有不少利箭钻进了脆弱的肉体。
低沉的暗铜色,人和马全都是身披重甲,却偏偏奔如疾电,竟然比轻骑兵还要快得多。
邓海本来还有一丝侥幸,期望两千骑兵只是狼烟误报,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现在已是亲眼所见,也就基本认定,宋朝的正规军团若是救援不及,邓州城将会危在旦夕。
“啊……”
“这天地太小,还是容不下那么多生灵啊!”
“继续,继续,把他们赶走!”
这一支重骑兵呈三角形布阵,尖锥在前,唯独领头者无论人马都没有披甲,马身漆黑,脖颈与马臀后面却像在燃烧着赤色烈焰,马上骑士只穿着一身黑色的武士服,一片金属甲胄都没有。
但就在此时,远处隐隐传来一种颇为不同的轰鸣声,动静还不是很大,却显得格外低沉。
马匹宝贵,两千骑兵差不多就是一支正规军团里的全部骑兵了,夏军投入了这么力量,不可能没有整体谋划和后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