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对魔后的爆杀
这种无聊被关在深宫的妇人,因为平时接触不到外界,往往对和自身相关的事情特别关心。
特别是对很多深闺养大的女子来说,更是如此。
从深闺到深宫,日复一日的面对同样的平淡生活。
唯一能让她们心中有些波澜的,也就是以往的亲人了。
这也是张太后无比看重这两个弟弟,无论出现任何情况都要死保二人的原因。
除了和弟弟的亲情,还因为失去了张家二侯,张太后就失去了外面的世界。
她的一切就只剩下仁寿宫,以及附近不大的地方。
所以裴元有很大的把握,只要提到张家二侯,能吸引张太后的兴趣。
于是裴元趁着张太后还有兴趣,赶紧继续道,“臣本以为父亲会说要当一品都督什么的。不想父亲却对臣说,人间富贵已极,当属寿宁侯和建昌侯二人。”
“当时臣年纪不大,于是向父亲询问,莫非此二侯有卓越的才能,过人的品行,盖世的功勋?”
“当时臣父酒醉,对臣说道,此二人粗俗无赖,贪婪成性,目光短浅,一无是处。”
张太后那嘴角刚露出的笑容凝固了。
不是,这是她期待的吗?
就连旁边那些等着看阿谀吹捧的宦官宫娥们也不淡定了。
有些机灵的,甚至已经开始往后躲了。
这里面蒋贵最是慌乱。
一来,他是裴元的二手党羽,说不定会受到什么牵连。
二来,裴元还许了以后让和尚帮他求来世的。
蒋贵膝盖一软,就想跪下,赶紧在张太后发怒之前,为裴元求饶。
却听裴元继续沉声道。
——“只是有个好姐姐。”
张太后身上的刚刚凝聚的怒意,仿佛一瞬间就化了,脸上那绷起的怒意也瞬间松弛了下来。
裴元虽然没能看见张太后的变化,但是他也能明显的感觉到周围的气氛一松。
裴元心中顿时大定。
赌对了!
张太后这个扶弟魔,在历史上只要一牵扯到她的两个弟弟,就立刻像是癫了一样。
不但战天斗地,撒泼打滚,挑衅朝堂,甚至让闺男弘治也忍气吞声,默默垂泪。
这特么可以称得上,已经彻底陷入了扶弟魔的自我感动中无法自拔,完全不考虑利害得失了。
以张太后的所作所为,但凡弘治要是个西格玛男人,别说张家二侯了,张妖后都能直接头打掉。
可张太后的所作所为,难道是没有后果的吗?
朝臣们弹劾张家二侯,外戚们弹劾张家二侯,甚至就连宫里的宦官奴才都能跑去弘治天子面前跪着弹劾张家二侯。
张太后竭尽所能的压制着所有的声音,拼命的保全着张家二侯的富贵。
别人会如何看待她,难道她没有想过吗?
想过。
张鹤龄和长宁伯周彧械斗的当天,太皇太后周后就将她叫去阴阳怪气。
大胆的朝臣,甚至都不再称她为后,而是在奏疏中直呼她为“张氏”。
然而这些反对的声音,不但没有逼退张太后,反倒加固了她力保张家二侯的信念。
她对两个弟弟付出的越多,就越自我感动,越自我感动,就越要捍卫这结果!
张魔后不是癫了,而是彻底陷入了这个逻辑循环不能自拔。
世上所有的反对,都在坚固她的信念。
然而就在此刻,她竟然从眼前这人口中,听到了一丝微弱的认可。
这微弱的认可,像是从未闻过的新鲜空气。
让她迫不及待想要呼吸更多。
裴元在微微一顿拉起张太后的期待之后,便继续说了下去。
“臣父当时趁醉大言。”
“他若是有这么个好姐姐,无论做错什么都能原谅他,无论闯出什么祸都能包庇他,无论多么无才德都能一手将他托上青云,甚至哪怕天下人都反对,也义无反顾的站在前面,挡住天下人……”
“那么,他就是死了也甘愿。”
裴元说到这里,也不知道火候如何,当即大着胆子偷瞧了太后一眼。
就见美妇身躯摇晃,双目湿润,紧紧的捏着衣袖,几乎要感动落泪。
嗯,那也确实。
谁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动啊。
裴元的这些话,完全就说在了她的心趴上,踩中了她每一个自我感动的点。
张太后的顽强的面对各种质疑和批评这么多年后,终于等来了外部的认可,裴元的这一记强反馈,让她成功完成了升华自我。
这会儿,张太后也终于明白,一直以来她总感觉人生差点意思的地方在哪了。
如果没有一个观察者,如果没有一双第三方的眼睛,如果没有一颗对此认同的内心,那么她的这些付出,又有谁能知道?
她又如何能获得反馈,从精神层面反哺自己,提供给自己情绪价值。
张太后仔细观察着裴元,心中不免遗憾。
若非这个锦衣卫千户太过年轻雄壮,容易惹来非议,张太后真想现在就把此人阉了,以后也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但旋即,张太后又熄了这个念头。
这些话从太监口中听来,又有几分真心?还是从外人口中说来,更有说服力。
裴元的赞誉,在此刻,无疑成了她心中的社会认可。
张太后心中虽然满足,但有些还想听。
只是以她的身份,又怎好直白的让人夸自己?
于是她故作不悦道,“荒唐。你道这是好事吗?从前朝至今,不知有多少朝臣为了此事为难本宫,你这小小千户,又安敢妄论?”
裴元闻言,连忙诚惶诚恐的躬身下去。
张太后有种技能放空了的,无所适从的空虚。
这小子这么不醒目吗?
她忍不住催问到,“你有什么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