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谋事当尽人事,处变宜怀退路
太子府二殿下别院门前,
月光毫不吝啬,将二人高大的身影尽数笼罩在月光里。
他们的影子在青石板地面上拉长,
不知为何,竟显得有些狰狞。
蓝玉的表情几经变换,
震惊、恼怒、不可思议、荒谬、无奈,最后是挣扎。
陆云逸没再说话,只是定定立在原地,想通了一件事,
人到了一定地位,即便想安于眼前、不再追求更高位,也会被手下人推着往前走,一刻都停不下来。
眼前的大将军,正是如此。
事情走到这一步,总要有人推他向前。
过了许久,蓝玉攥紧腰间长刀的手掌浸出冷汗,指腹在刀柄上反复摩擦。
陆云逸话中的弦外之音,
他听得明明白白,心中恼怒万分,火气却憋在喉咙里发不出来。
只因这几日他常去太子府探望,
太医院已使出浑身解数,
太子的病情别说好转,能维持现状不恶化,已是万幸。
“你”
蓝玉的声音有些沙哑,转头看向陆云逸,眼底满是探究,
“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太子的毒,好不了?”
陆云逸心猛地一揪,避开他的目光,伸手拂了拂衣襟上的褶皱,语气刻意放得轻松,却掩不住那份郑重:
“属下不知道,也不敢猜。
只是属下常年行军打仗,见过太多万一,
昨日还一起饮酒吃肉的弟兄,明日就可能死在流矢下,
明明快要打赢的仗,也总可能突生波澜。
陛下年纪大了,太子殿下是大明的根,二殿下就是根上的芽。
这芽太嫩,或许一阵轻风,就能将它吹折,
属下受大将军与太子看重,
年纪轻轻便位居高位,
这种事.必须考虑周全,以防万一。”
蓝玉沉默了,他靠在廊柱上,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
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落在青砖上,沉甸甸的,像是压着千斤重担。
过了许久,他沙哑着发问:
“你的调查里,中了赤潮藻之毒的人,有多少生还可能?”
陆云逸神情凛然,嘴唇紧抿,轻叹一声:
“大将军,商行在宁波府与嘉兴府也查到了赤潮藻的痕迹。
从当地人的说法来看,
此物剧毒,一旦沾染,便会腹泻不止,很多人都是被活活拉死。
虽有存活者.
却也元气大伤,没几年便离世了。
再者.就是太子殿下这般,毒素伤及头部。
好在太子殿下中毒尚浅,还能维持神智,
不少百姓沾染此毒后,轻则疯疯癫癫,重则暴毙而亡。”
顿了顿,陆云逸有些语塞,轻声补充:
“属下一直相信,任何病疾皆可医治。
只是赤潮藻来得快去得快,
尚未被朝廷与民间重视,连医者都还没来得及深入钻研。”
“你的意思是,太子好不了了?”
蓝玉的声音愈发深沉,也愈发平静,
与平日里的暴躁截然不同,反倒像临战前的沉凝。
陆云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终究没再说话。
“呼”
蓝玉读懂了他的意思,双手叉腰,开始在庭院内踱步。
沉重的脚步声压得青石板微微作响,
一股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空中的寒气仿佛化作无数把冷冽战刀,不停刮擦着二人的皮肤。
过了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坚定:
“你放心,只要有我蓝玉在,谁敢谋夺储位,我先提刀劈了他!
至于你说的调人之事,等风波过后再议,
现在调人入关太扎眼,容易被旁人察觉。”
说到这,蓝玉猛地转身,看向陆云逸,目光灼灼:
“你的人,可靠吗?”
陆云逸忽然笑了,轻声道:
“大将军,入关的人,是真正的大宁百姓、普通工匠,
他们不知道自己入关的真正目的,是来修路的。
但他们经过操练,是半个民兵,
那些冲在修路最前沿的人,哪怕是工匠,也都有军卒底子。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兵,
但论战力,早已比不少卫所兵强出许多。”
蓝玉眉头紧皱,眼神中生出几分狐疑:
“你为何早做准备?”
他忽然从陆云逸身上察觉到一种笃定,
像是早就知道朝廷会乱,才提前急匆匆筹备。
陆云逸轻笑一声,面露无奈:
“大将军,操练民兵补充军伍、替换卫所里的老弱病残,本就是北平行都司的三年计划。
操练民兵,也是为了提防盗匪,
没想到.竟会在这里派上用场。
若是有可能,属下倒希望永远用不上他们,
就让他们安安稳稳修路赚银子,做个不知情的普通民夫。”
蓝玉听后并无意外,北平行都司的三年计划,
发布第十天就摆在了都督府,朝臣与武将都曾看过。
当初大半人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不过是为了向朝廷索要钱粮。
可两年过去,大宁非但没要朝廷一分钱,
还主动缴纳了不少赋税,这事也就没人再提了。
长叹一声,蓝玉点了点头:
“你有这般规划,本公很欣慰。”
陆云逸见他面容稍缓,却觉得此事不能就此打住,必须让大将军彻底警惕起来。
于是他上前一步,神情郑重,将声音压到极低:
“大将军,此事您也得早做准备,务必万无一失。
一旦让大殿下夺了嫡,大将军、属下,还有太子府一众属官,都难逃一死。”
夜风卷着几片落叶掠过廊下,宫灯晃了晃,
映得两人影子在墙上迭在一起,像一堵坚实的墙。
蓝玉看了看天色,又望向二殿下房间的窗户,
里面的烛火依旧亮着,轻轻点了点头:
“本公知道了,时候不早了,你先回吧,明日一早,咱们一并进宫面见太子。”
陆云逸点了点头,躬身行了一礼:
“那属下就先告退了,大将军也多保重。”
蓝玉摆了摆手,没再说话,只是重新靠回廊柱。
陆云逸转身离开,巴颂与几名亲卫紧随其后。
走过太子府大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
宫灯在夜色里亮得格外醒目,
匾额泛着丝丝冷光,透着一股无形的肃杀。
他翻身上马,马蹄声再次在空荡街巷里响起,朝着陆府的方向而去。
陆云逸原本坚定的面容多了几分茫然,
事情的发展虽在细节上有诸多改变,
不少事件也被提前,
可那汹涌的暗流与大势,却像不可阻挡的洪流,依旧滚滚向前。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改变这一切。
夜色更浓了,京城的街巷里静悄悄的。
只有马蹄声在空荡中回荡,像是在一下下敲着警钟。
翌日清晨,晨光漫过宫墙,
把朱红宫砖染得暖融融的,却驱不散宫道上的寒气。
陆云逸与蓝玉并肩走在青砖路上,
身后跟着两名亲卫,甲片碰撞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宫道两侧的禁军笔直伫立,银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见了二人,微微颔首致意。
不多时,二人来到武英殿前。
铜鹤香炉还飘着细烟,几个小太监正忙着擦拭栏杆,
见二人过来,忙停下手里的活,躬身行礼。
蓝玉大步上前,一名穿深蓝宫服的太监连忙拦在前面,脸上堆着小心翼翼的笑:
“大将军,陆大人,陛下今儿没在殿里。”
“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