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
“是云逸来了啊,咱们已经有很久没见了吧。”
刘三吾站在屋前,面容和煦,
脸上幽深的褶皱透露着祥和,
此刻的他不像是在朝野士林一言九鼎的文魁,
而是一个寻常祖父,有着见到后辈前来看望的真切欢喜。
陆云逸有了那么一丝错愕,
而后迅速反应过来,快步上前躬身一拜:
“陆云逸拜见师公,入京以来一直没有时间前来拜见,还望师公恕罪。”
“呵呵.”
刘三吾笑了笑,颤颤巍巍地将他扶了起来,笑道:
“我这一生收过不知多少学生,
有的人记着老夫,有的人故意忘却老夫,
但无妨,老夫从来不会怪罪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来,进屋坐坐,老夫刚泡好了新茶。”
刘三吾不等陆云逸回话,就转身向屋里走去,
蹒跚的脚步与微微驼背的背影交织,
让陆云逸眼睛眯起,心中狐疑,
已经这么大年纪了,真有这等精力折腾这等事?
收敛起思绪,陆云逸迈步上前,跟着进了屋子。
屋里陈设不算简单,反而十分驳杂,
桌椅板凳像是临时拼凑,纹木质都各不相同,
还有屋内的摆件,什么样色都有,看着混乱。
刘三吾在靠近窗边的位置坐下,
见陆云逸在来回打量,知道他在看什么,便笑着解释:
“这些东西都是学生以及学子送来的,
本来我这屋里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他们人来了,见屋中空旷,
便左一件右一件地弄来,弄得老夫这屋里纷乱复杂。”
“有时候啊老夫都在感慨,
幸好有这些东西,让老夫能够睹物思人,
要不然.年纪大了,人都会慢慢忘记。”
刘三吾十分健谈,像是一个许久没有后辈前来看望的老者,
絮絮叨叨,一刻不停。
陆云逸默不作声地坐下,静静听着,天南海北什么话都有,
一时间他恍惚觉得,
自己是被邀请来的听众,而不是主动登门拜访。
时间流逝,很快两刻钟的时间过去了,
刘三吾手中的热茶已经被尽数饮尽,他看向陆云逸杯中的茶,笑了笑:
“怎么不喝?”
陆云逸笑了笑:
“师公,不渴。”
“尝尝,最近京中事情多,你遭遇了刺杀,太子也被人暗害,
但你放心老夫是一个读书人,
没有人会闲来无事与老夫作对,不会在这里下毒。”
说着,刘三吾笑了笑,十分坦然:
“毕竟.老夫今年八十了,
若是想要害老夫也不用这么难,只要等到冬天,让我自己死就是了。”
陆云逸抿了抿嘴,像这等上了年纪的老人,
每一个冬日都是难熬的坎,随时都有可能撑不住。
想到这,陆云逸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茶水有些微凉,带着些苦涩,
老者年长味蕾就会退化,所以这等人向来爱喝浓茶。
喝完后,刘三吾招了招手,
示意侍者再添一些茶,等到侍者将茶杯拿走。
他才看向陆云逸,笑着发问:
“光听我这糟老头子絮叨了,云逸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陆云逸停顿许久,他竟然不知该如何开口,
先前准备的说辞,在这等絮絮叨叨中变得无足轻重,
说起来也显得咄咄逼人,不礼貌。
不过陆云逸也是机敏之人,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
“宋大学士死后,他的女儿赠送了晚生一些手书以及随笔,
云逸是来问问,若是师公需要,等稍晚一些便派人送来。”
“哦?”
刘三吾原本还死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目光灼灼地看着陆云逸:
“宋纳的随笔?”
陆云逸点了点头:
“是。”
“他的东西怎么会在你那?
这老东西向来把这些玩意看得比命还重,
翰林院几次想要拿过来临摹一二,他都没给老夫。”
刘三吾脸上露出一些疑惑,声音拔高地质问。
陆云逸沉吟片刻,轻声道:
“是宋麟的事,前些日子逆党扰乱京城,宋麟也跟着起哄,
事后宋府害怕朝廷清算,便找到了晚生帮忙,这些随笔与手书都是报酬。”
此话一出,屋中气氛凝重了片刻,
刘三吾看了陆云逸一眼,轻笑道:
“是前些日子炒地的事?宋麟也在其中兴风作浪?跟我那女婿一并祸乱朝纲?”
陆云逸点了点头。
刘三吾忽然笑了起来,点了点陆云逸,声音有些责怪,淡淡道:
“君子以正立身,严于律人、严于律己,
这等人参与到了谋逆之事,理应遭受惩处、甚至是抄家灭族。”
“赵勉被抓后,不少人来询问老夫,要不要相救一二,就算是死,也死得体面。”
“但老夫都回绝了,既然做了错事,就要受到惩罚,
若今日我刘三吾的女婿被放了,
日后那些王宫贵胄岂不是都要逃脱罪责?”
陆云逸听出了刘三吾话中的意思,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师公,朝堂上单打独斗很难,一些人情世故在所难免,
宋麟做的事不算严重,只是免于惩处,
但日后想要升官,是不可能了。”
“老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是在告诉你,要懂得拒绝,
几份手书而已,还不值得如此,
再说了.你是武人,要这些东西作甚?能吃还是能喝?”
刘三吾的话让陆云逸十分诧异,
没想到这位师公还是个实用主义。
还不等陆云逸发问,刘三吾就感慨着开口:
“不过这世上也有许多事情身不由己,
就像如今朝廷在谋求的迁都,闹得沸沸扬扬,地方中枢都在大乱。”
“老夫不是帮那些逆党说话,而是若没有迁都一事,
京中这半年也不会有这么多风波,
百姓也能好好过日子,朝廷官员也能安心定神,
现在倒好,白白耽搁了半年,
什么事都没办成,风波还越来越大了。”
到了这,陆云逸才发现,
这等上了年纪的智者说话真是密不透风,处处抢占先机。
陆云逸轻声发问:
“师公,士林中对于迁都之事的反响如何?
以现在朝廷的风气,估计那些学子、读书人不会说实话,所以晚生想要向师公打探打探。”
刘三吾轻笑一声,瞥了他一眼:
“当年张士诚有了一些气候,不少人劝他北上伐元,抢占元大都,占据天下大义。”
他却说,能在南方暖和地方待着,
谁愿意去北边冰天雪地里吹风?”
陆云逸眼中精光一闪,
在心中思虑他说此事的深意,很快他就有所明悟,
不是张士诚不想伐元,而是他所处的地方、支持他的人不想北上。
作为南宋精华之地,守着东南偏居一隅,本就是所有人心中所想。
沉吟片刻,陆云逸轻声开口:
“师公年纪大了,想来也不想去北边吹吹冷风吧。”
刘三吾一愣,没有想到他居然这么直接:
“老夫身居要职,忝为翰林学士,
若朝廷真决定去北方,又怎么会因为我一个八十老朽而改变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