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梧桐蒙尘,一念仙苞
庾阳,宝安郡。
阳台山,石羊宫,丹丘殿。
“何劳先生专门来看我。”
徐师仁笑着说,脸色有些苍白,不时还有些咳嗽。
“我两兄弟之宗,不说这些。道友伤得这样重,胎儿可有恙?”
程心瞻问。
徐师仁摇头,
“不碍事。”
不碍事,那就是有恙。
程心瞻从虚界里掏出一个玉盒,递了过去,说,
“这是「万寿磐石丸」,我自个炼的,有固气稳胎之效。道友别急推辞,我知罗浮山是南岭丹宗,定有更好的丹品,但这到底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徐师仁推辞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被程心瞻打断,感受到程心瞻的关切之意,加之是其亲手炼制的,他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连连道谢收下了,并笑道,
“先生在飞霞山炼丹,飞霞山丹霞不绝,异象频出,早已传遍了岭南。我罗浮山丹品再好,也无几个能比得上您的手笔。”
“您过谦了。”
程心瞻闻言笑了笑,然后说起了另一件事,
“道友,有一事请教。”
“先生请说。”
“我想问一问梧桐山的情况,不知您可知晓各种详情?”
“梧桐山?”
徐师仁两眼一亮,语气突然振奋了起来,
“三清山是要收复梧桐山了吗?!”
程心瞻闻言则回,
“法统衍流,自然不容有失。”
“哈哈,好,好!”
听到程心瞻这般话,徐师仁高兴极了,仿佛他也是万法派的一份子,随即,便仔仔细细的为程心瞻说起梧桐山的陷落与现状来。
————
九龙岛,原称红炉群岛,由宝安郡半岛以及诸多环绕在宝安半岛周围的海岛组成,是一片由两百多个大小岛屿共同组成的庞然群岛。
红炉群岛原先是岭南散修与南海散修的栖身之地,鼎盛时曾与庆州的黄山并称,曰为:「黄山红炉仙灵地,碧海丹心自在天。」
不过,黄山到底身处东方腹地,四周都是正道仙家,散修圣地的地位无可动摇。而红炉群岛则是时常受到南派魔教与南海妖魔的侵扰,所以一直难以发展壮大,鼎盛时期也往往难以长久,只是昙一现。
「己未魔变」后,南海妖魔中赫赫有名的南海双凶,在绿袍老祖的助力下,领着南海群魔与一众南派高手,一举攻占红炉群岛,岛上散修死的死,逃的逃。这座南海海岸边上的散修圣地被更名为九龙岛,就此沦为妖魔巢穴,至今已有四十年矣。
群岛与宝安郡的海陆分界是一条叫罗溪的小河。这条小河发源于其北岸东侧的梧桐山,一路西流归入伶仃洋。
这梧桐山和红炉群岛一样,在魔潮中同样沦于妖魔之手。除此之外,在当时,位于罗溪北岸的银湖山、梅林山,乃至更远一些的马峦山、阳台山、南门山等等,事实上,那时,五山防线以南的诸宗群山,全部沦陷。
不过,近些年来,五山防线结合虎门防线实施反攻,也已经收复了不少山头灵地。比如靠近五山防线的屏嶂山、南门山、石岩山、松林山,都先后收复重建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徐师仁入四境,收复了阳台山,此山离罗溪不过两百里,近在咫尺,极大鼓舞了人心。
而梧桐山,则是比阳台山更靠南,与九龙岛只隔溪对望,此时,依旧还在魔教手中。
梧桐山是宝安郡境内最高峰,就在南海边上,是岭南一个有名的胜地,钟灵毓秀,远眺海天,同时,这里也是万法派道统之一。
许多年前,程心瞻在白玉京斗剑,魂灵出窍时,在场的万法派门徒都过来护法,其中便有梧桐山的道长。
程心瞻是欠了梧桐山人情的,而且他身为万法派的当代万法经师,既然来到了庾阳,眼看梧桐山沦于魔道之手,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据徐师仁介绍,当时南海妖魔占岛攻陆,梧桐山、银湖山还有阳台山这三家的抵抗是最激烈的,也正是因为这三家的顽强抵抗,才为庾阳道门在五山一线建立临时防线提供了时间。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三家的伤亡也是最惨重的,被魔教占领后,山上的宫观楼阁被妖魔拿来泄愤,受损也最严重。
梧桐山的教主死于祖师堂前,副教主领着幸存弟子退离,现在一部分在五山防线,一部分在飞霞山。近些年,盟里也在组织人手进一步收复失土,今年已经多次试探佯攻过罗溪北岸的梅林、银湖、梧桐三山了。不过这也引来了九龙岛的坚决抵制,一个月前,徐师仁就是在攻打梅林山的一次战役中与南海双凶的胡海泷斗法受伤的。
目前,守罗溪三山的,都是南海双凶手下的精锐。坐镇梧桐山的,是南海妖魔出身,绰号「赤须龙」,不过实际上只是一头虾怪。此妖金丹六洗的修为,有几分蛮力,尤其是他那两根以赤龙须炼成本命双鞭,打出来有四境的力道,颇为不凡。
当然,真正棘手的还不是这些妖将,而是九龙岛上的南海双凶。这两个大妖魔明显是不希望罗溪北岸的三座雄山丢掉,一旦正道有高人出手,这两位也就会随之出手。
徐师仁给程心瞻介绍说,胡家老大胡海焘等闲不出面,除非是他弟弟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有危险,才会出手,平常就在群岛最南方的大岛红炉岛上修行。老二胡海泷负责攻陆事宜,打伤徐师仁的就是他。
这两个妖魔是胞兄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长相外形上没什么分别,服饰打扮也别无二致,只能靠法宝和斗法习惯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