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796章 考察吉隆坡!!!

第796章 考察吉隆坡!!!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路名最早的名称,往往跟当时当地的特殊文化、杰出人物等有关。

要了解叶亚来路名的由来,最好的办法是先了解叶亚来是何许人。

叶亚来来自粤省惠州,是吉隆坡开埠之父,,他由一个赤手空拳南来的移民到吉隆坡的建设者和治理人。

十九世纪中叶,当第一波华人移民浪潮涌向英属马来亚时,一个来自粤省惠州的平凡小子,顺势南来,开始他在大马的奋斗史,他就是叶亚来。

回顾吉隆坡一百多年的开埠史,叶亚来街是吉隆坡第一条以华人名命名,古今长短一样、没有被改名,还延续了一百年之久的老街道。

吉隆坡的三大族群分别为为马来人、华人、“阿三”裔,其中在吉隆坡约180万人口之中,华人所占比例高达三层以上。

可想而知,不管是华人还是华人文化,在吉隆坡都是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正是晌午。

吴达芳开着他的奔驰s600载着林志远跟他的助理来到“四季酒店”几里地外的威记小炒饭店。

一道客家炸肉,一条石斑鱼,一份炒蛋,外加一份白饭,这就是这位五十多岁的大马“金钻王”宴请宾客的一顿便餐。

“这客家菜正宗实惠,老板又熟,我常来。”

吴达芳是大马“多美金钻珠宝机构”的创办人兼董事主席,祖籍粤省梅县,生于马六甲,属于大马第二代华人。

他先后被封为“拿督”和“丹斯里”,这是大马对商界或政界要人的特别封赐。

2700万人口的大马,马来人占六成,是第一大民族,掌控大马政治,华人近三成,是最大的外来民族,却掌控了大马经济的。

林志远一行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就需要拜访一下当地的地头蛇。

在“刘氏海外资本”驻大马吉隆坡周文经理介绍下,林志远拜访了华人拿督吴达芳。

在吉隆坡,有300万华人,吴达芳是华人高层之一。

有了吴达芳的帮助,“大润发”超市集团在吉隆坡的拓展就会事半功倍。

吴达芳一边为林志远斟茶,一边用带着客家口音的华语说道:“林总初来乍到,不妨先尝尝这道客家炸肉。

我们客家人讲究'肥、咸、香',这道菜可是传承了三代的秘方。”

窗外炽热的阳光透过棕榈树叶,在餐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席间,吴达芳详细介绍了吉隆坡零售业的格局:“这里的超市业态分为三大阵营——本土马来资本、华人财团和国际连锁。

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打通三大族群的市场。”

正说着,服务员端上一盘金黄酥脆的炸肉。

吴达芳突然压低声音:“下个月吉隆坡要拍卖武吉免登商圈的地块,我收到消息说倭国永旺集团也在虎视眈眈。”他蘸着特制酱料,在餐巾纸上画了个简易商圈图,“若'大润发'能拿下这块地,就能在黄金地段建立旗舰店。”

林志远若有所思地点头,目光扫过餐厅墙上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里年轻的叶亚来站在泥泞的街道上,身后是简陋的锡矿工棚。

百余年过去,这条以他命名的街道已成为吉隆坡最繁华的商业动脉。

此刻窗外传来悠扬的唤礼声,与茶餐厅里的粤语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恰似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缩影。

林志远对大马不熟悉,“大润发”想要踏足吉隆坡跟本地人争夺市场,不熟悉本地的情况是根本不行的。

吴达芳就跟他详细说起吉隆坡的历史,以及一代代华人的奋斗史。

“没有叶亚来,就没有吉隆坡”,吴达芳说,作为“吉隆坡王”、大马城邦的造城者,叶亚来的传奇被东南亚华人广为传颂。

叶亚来,生于1837年,粤省惠阳淡水人,他只读过两年私塾,17岁也就是1854年(清咸丰四年),他揣了18个铜钱跑到大马,先后当过矿工、店员、厨师、小贩,甚至保镖。

1857年,87名华工驾着小船,沿马来半岛西海岸溯巴生河而上,在巴生河与鹅麦河的汇合处,发现“锡米”——锡矿砂。

这以后,马来亚才依靠锡矿业和橡胶业蓬勃发展起来,当时殖民地大量引进华工到南洋做苦力。

“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

彼等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

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

“其实早在汉朝,咱们华人就开始来马来西亚,唐宋年间更盛,只是多数来了又回,因为中国人有句古话:落叶归根。”

“那时采矿都是帮派,今天来看有点接近黑社会,叶亚来就是一个帮派领袖。”吴达芳继续说,来大马的闽省人控制了渔业和交通,粤省客家人控制了商业。

到了1869年,32岁的叶亚来出人头地,被当地苏丹册封为华人“甲必丹”,统管“泥泞的河口”吉隆坡的行政事务及锡矿厂。

但他仕途并不顺利,经华工采矿,慢慢有了码头、商店和街区的吉隆坡小镇,因为当地土侯争夺矿税而内战频仍,1870年至1873年间,吉隆坡两次失守三度被焚,矿井倒塌、店铺遭劫、民居被焚、人心思散。

叶亚来向雪兰莪当局筹措低息贷款,恢复锡矿生产,并安装蒸汽动力抽水机,提高锡矿开采率,随后又增添采矿工具、维修作坊、采石场、砖瓦厂及锡矿码头、货船等配套设施。

但1881年的1月,吉隆坡发了大火,220多间房屋被烧,12月发大水,90多间新建商店和住宅被冲垮。

10年里,吉隆坡首富、行政长官叶亚来像只忙碌的蚂蚁一样一次次为重建而努力。

吴达芳说他自己与叶亚来的经历极其相似——光着脚丫上小学,骑着单车卖菜上完初中,开金饰店,同样遭遇过令其产业倒闭的大火,也遇上过股东拉走人马另起炉灶的困境,然而,华人身上普遍具有的坚韧与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最终让他闯过难关,开创出一个金钻王国。

闽省人有句俗话说得好:“十个离乡背井者,六个生存,三个身亡,一个回乡。”

“到现在,大马华人已经到了第五代,第二代华人还有少许,大概八九十多岁了,大部分人是第三代、第四代。”

吴达芳说,华人最早来大马开矿、办橡胶园、从事海外贸易,有相当一部分华人还成为手工业者,如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等。

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之后,华人朝工商服务业转型,办银行、搞金融、开餐馆、做旅游。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在霍格沃茨抽卡的日子 人在诸天,修魔修出功德金轮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通天仙族 这个皇帝太刚了! 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冷刺 盘龙,我另类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