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新秀亮剑解难题 寄厚望
车间。
那台老毛子的车床静静矗立。
旁边已经围着几个机修工人和技术员,看到凌工带着个年轻的新面孔过来,都有些意外。
但也没多在意,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问题。
“凌工,您可来了!图纸我们又对了一遍,感觉感觉还是有点抓瞎。”孙组长迎上来,眉头紧锁。
“关键部位的轴承座异响越来越大,转速也上不去。”
“我们拆开初步检查过,传动系统和主轴箱啮合感觉不对劲,但对照着这翻译得半半拉拉、还有错误的图纸,实在不敢轻易下手拆核心部分。”
“怕拆了装不回去,或者装错了问题更大。”
凌工点点头,表情凝重。
这正是最棘手的地方。
他转向李开朗:“小李,你也看了图纸,说说想法?”
他这一问,瞬间把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开朗身上。
车间的人不认识李开朗,只觉得这个年轻人太面生了,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一丝不信任。
李开朗没有怯场,他走上前,没有立刻回答凌工,而是围着机床仔细观察。
眼前顿时浮现出机床的维修面板,直指问题所在。
【主轴箱三级变速齿轮组轴向定位异常,导致运转异响、振动及转速不足】
【1.整体更换原厂传动轴组件。】
【2.自制替换件进行局部修复。】
【3.纠正图纸错误并精度校准,保留原核心部件。】
顿时,李开朗心中有数,接着假模假样的表演一番,甚至俯身贴耳听了一会儿运转时的异响:
“凌工,孙师傅,根据图纸标注和实际观察异响部位,问题很可能出在主传动轴三级变速齿轮组的轴向定位和配合精度上。”
他用手指点了点图纸上一段文字。
“图纸俄文原注这里,标注的是‘最小间隙标准’,但这份中文翻译稿这里却写成了‘最大间隙标准’,方向完全反了。”
他顿了顿,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如果按照错误的‘最大间隙’理解去装配,齿轮组在高速运转时,由于轴向窜动量过大,会导致齿面啮合不稳”
李开朗的分析条理清晰,还精准地指出了图纸翻译这个致命的错误源头。
见李开朗不仅懂技术原理,还能看出图纸翻译的错误。
孙师傅和几个老工人都愣住了,看向李开朗的眼神瞬间变了。
凌工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不错不错,竟然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小李,你懂俄文?”
李开朗这回没有谦虚,直接摇头:“不太行,都是靠着词典翻译来的。”
闻言,凌工难免失望地叹了口气,“要是你能看懂俄文就好了。”
不过随即想了想,李开朗终究是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既懂技术,又能实操,已然是不错了。
不可能面面俱到。
“行吧,以后你有空多学习学习俄文,这门外语还是挺重要的。”
“是。”李开朗点点头。
言归正传,凌工看向孙师傅。
“孙师傅,咱们就按小李说的方向来!核心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也就明确了!”
“重新调整轴向定位轴承的预紧力,严格按照俄文原版的最小间隙标准来装配!”
“好的。”
接下来的维修工作,在李开朗精准的技术指导和凌工丰富的经验把控下,进展迅速而顺利。
李开朗不仅理论扎实,动手能力更是让车间的老师傅们都暗自点头。
他操作专用工具测量间隙、调整垫片的动作娴熟老到,对精度的把握极其敏锐,丝毫看不出是个刚进技术科的新手。
几人对李开朗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暗暗地把他的名字记下。
才刚来就有这实力,当上工程师的概率非常之大。
当机床重新通电,平稳运行,异响消失,转速轻松达标时,几人爆发出轻松的欢呼。
孙师傅激动地握着凌工的手,又用力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凌工,您可真是给我们技术科不,给咱们厂找了个宝贝啊!李技术员,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哪里哪里。”凌工摆摆手。
事了,收工走人。
顺路去其他车间去看看机器的情况。
李开朗和凌工修好机床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技术科。
当凌工满面红光带着李开朗回到办公室时,科室里安静了一瞬。
陈志远、刘建明和吴伟三人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
陈志远的脸色由惊愕转为酱紫,又迅速褪为苍白。
他感觉脸上像被无形的巴掌狠狠抽了几下,火辣辣地疼。
什么“瞎猫碰上死耗子”,什么“碰运气”,什么“起点高走不远”.
自己那些刻薄的揣测和轻蔑的语言,此刻都变成了响亮的耳光,一下下扇回自己脸上。
刘建明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复杂难言。
一个夜大生,不仅动手能力强,还能找出翻译错误?这是什么概念?
他引以为傲的系统训练和科班出身的优越感,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他感觉自己多年建立的认知被瞬间击穿,脑子乱哄哄的。
吴伟则彻底懵了,嘴巴微张着,眼神发直。
他之前还煞有介事地分析“技术科的水深”,断定李开朗“悬”。
结果呢?
人家不仅下水了,还在深水区游了个漂亮的蝶泳!
他下意识地看向旁边的刘建明和陈志远,发现他们俩的脸色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
科室里其他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技术员,此刻的眼神也完全变了。
上午的疑惑和些许轻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惊奇和敬佩。
能跟着凌工出去解决问题不稀奇,但能在这么短时间、关键性地解决一个连凌工都觉得棘手、还涉及外文图纸的大麻烦。
这就不是运气那么简单了!
这个新来的李开朗,是真有“金刚钻”!
陈志远等人面面相觑,第一次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或许,这个“滑头小子”,真的值得他们放下那点可笑的优越感,好好重新认识一下了?
但哪有这么简单。
“好了,事情就是这样!大家都要向小李学习!扎实钻研技术,严谨认真!”“尤其是对待外文资料,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凌工大手一挥,做了总结陈词,看李开朗的眼神简直像看着一块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