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摊丁入亩,千里良驹
士族兼并土地,在东汉之时已然成了一个默认的潜规则。
国家想要阻止,也只能出台政策,延缓士族兼并的速度。
但从未有人真正对喊出过让士族停止兼并的言语。
你们这群大族到底要兼并多少良田土地才肯罢休?这话直接就把在场的士族家主给问蒙了,因为他们都是士族的一员。
但从未有人真正能代替士族阶级,这不是一个摆在明面上的群体。
实则所有人有识之士都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但繁衍是人类作为动物的需求。
他们要想繁衍壮大,就需要生大量的孩子,扩大家族成员。
因为按照汉朝私占公田,轻则罚款,重则流放。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此外购置税、商税、田税,三税并行,若有敢瞒报税收者,一旦清查,皆斩之!”
没办法,他们三家虽然是大地主,可却也代表了孙策的亲族。
左右不过就是舍财保命而已,总比家破人亡要来的好。
一番言罢,秦瑱便站着扫视众人的神色,看众人是如何态度。
“丁氏一共卖田地一千四百二十四亩,官府记载一千亩。”
“凡江东之土,皆纳什一之税,若有敢瞒报土地者,阻拦丈量者,皆斩之!”
所以有意无意之间,这个群体出现了一种潜规则。
秦瑱之所以肯让诸葛亮离去,其实就是因为陆逊就在江东。
“只是府君须知,我等江南之地,地广人稀,田比人多。”
正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故而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余下诸位,便没有未曾私垦良田,压低田价者?”
但他这话一说出口,便见秦瑱笑了笑,看向陆逊道:
这话一说出来,众人便没了方才那般无辜之态。
“如此数十年间,我江东人口必可增长数倍!”
“我等家中开支,大都由佃户、奴仆产出。”
有了繁荣的经济,就能组建强大的专职精锐部队。
秦瑱见之,却是神色不动,看朱施便沉声道:“若是田亩荒置,那便低价卖出不就是了?”
“若不如此摊丁入亩,长此以往尔等虽然豪富,可我汉民却再无生机。”
可以说,在座的一众人等,除了陆氏、顾氏等少数士族之外,就没有不作奸犯科的士族。
“既是府君如此言明,我顾氏自当鼎力相助!”
别看士族本身侵占了大量田地,但士族种出的粮食,却也是大汉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之所以迟迟不表态,就是因为他朱家奴仆最多。
他刚才之所以来得这么晚,就是在查看这些年积压的卷宗。
当下反应过来的一众地主皆没了言语,便连朱施也忙对秦瑱道:
待得众人离开之后,秦瑱便对还在阴沉着脸的顾雍笑道:
相反,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一脸惊惧之色,包括朱施在内。
“人口愈多,税收便愈多,士族百姓亦可各安其分,此乃兴国之道!”
他掌握了这些证据,即便真的拿一两家开刀,也是合法合规。
“可是我府中记载,却只有不到两千亩。”
秦瑱现在这句话,无异于就是减缓他们的发展速度。
而家族成员变多了,在保证家族能兴旺的前提,就需要更多土地供养。
“府君此政一行,必有大量佃户弃租,我等耕田将有大量荒废!”
而言下朱桓尚未出仕,朱家全靠着这些奴仆过日子。
“然则诸位既是有识之士,我也不瞒诸位!”
“不知朱君可否与我细细言说一番,彼等如何购置?”他随之又看向了一众叫苦的小地主们道:“在此期间,刘氏共卖田三千三百六十余亩,官府记载一千余亩。”
陆逊自也不知道这个都督为什么如此看重自己,但见秦瑱询问,还是忙开口道:
“兄如此模样,莫非还在怨方才小弟怒喝之言不成?”
“从今日起,收取奴隶税,凡我汉民为奴耕种者,交取双倍田赋,若有隐瞒奴仆数量不与报者,皆斩之!”
“这般国将不国,便是尔等衣食无忧,亦早晚为外族所趁也!”
说实话,他这个施政方针可谓极为激进,甚至有些苛刻!
可问题就在这里,秦瑱一边放开了商业,一边加重了农业。
所以即便面临着秦瑱的压力,他也不得不将此言说出。
“凡是以往恶政,苛捐杂税,我将一一匡正!”
如果没有士族存粮,那等到灾年之时,商人纷纷涨价,不知道要饿死多少百姓。
若是别的主政之人如此,他顾雍劝两句劝不了就算了。
秦瑱若是按土地和奴仆收税,那别的家还能支持,他家恐怕早晚破产。
秦瑱真要彻查,办他们一个家破人亡简直轻而易举。
“都督取消二赋,只以什一之税,百姓必乐而生养。”
“是在下一时昏了头脑,言语不当,还望府君恕罪!”
一番话语未曾说罢,秦瑱便是抚掌而笑道:“好个陆伯言,真千里驹也,陆家有汝操持,何愁不兴也?”
他们收纳百姓为奴固然不对,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救活了无数百姓。
几乎就是在损害江东士族的利益,来补贴江东的百姓。
要是秦瑱借机找一两家杀鸡儆猴,他们又能如何?
秦瑱在这里说出来实际上就在表态,要么乖乖听令,要么依法查处。
没有什么政策比取消人口税更吸引百姓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