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到了恰克图以后,就在他的办公室开始办公了。
虽然是冬天,不过贸易这一块,也只是略受一些影响。
冬天从西伯利亚乘坐雪橇,在翻过乌拉尔山以后,反而冬季的道路行动还更方便一些。
因此这个时候也难免会有俄美公司,以及从俄国各地赶来的商人,就在这里聚集。
到了冬天,也不免有些热闹,甚至配套生意都很红火。
这里面,也包括找乐子的地方。
不过瓦西里记着大哥说的,哪怕是找个长期稳定关系的村姑当情妇,也不要去这种地方。
当然了,他现在也没时间管这个,瓦西里就有些像大哥,在女人这方面有他自己的品味。
现在的重点,是从伊尔库茨克经恰克图过关的,也不止是商队。
索洛维约夫对嘉庆皇帝所说的约定,哪怕是嘉庆今年已经驾崩在承德避暑山庄,接班的皇帝道光还是给坚持下来的。
道光年号此时还没有启用,要到来年的正月,才正式改换。
对于道光来说,俄国以三口贸易输入的商品,由于北方陆地口岸的陋规之处,不像是十三行那边离谱,营商环境竟然也还不错,俄国商人在换约以后,来到恰克图-买卖城做生意的人很多,收入也就来了。
虽说不及十三行,但是比起来恰克图过去的时光,甚至都不输半分。
瓦西里能够看到对面的清军巡哨,在那里进行排查,就在他这间木屋所在山头都一览无遗。
在俄国这边,也有巡哨的伊尔库茨克轻骑兵和西伯利亚哥萨克,也是因为贸易活动更加活跃,双方都加强了安保力度。
毕竟上一次俄国一侧的林中百姓化身劫匪,在外蒙辖区内活动,结果逃回俄国一侧,抓到的都被俄国总督用大棒给打死了,也省得还要叫给清朝这边砍头。
现在双方的驻军,也是为了维持商队从伊尔库茨克到库伦这条线上的安全通过。
瓦西里的汉语水平,不如两个哥哥,但比嫂子还是强点的,他骑着马到口岸这边想看看,也引起了清朝巡哨军官的注意。
考虑到沙俄这边派到边境的官员,多少会那么几句,甚至还有会蒙古语的,他们交流还是比较容易的。
“来者何人?”
“我是恰克图关口负责布匹茶酒进口的登记官,瓦西里·索洛维约夫中尉。”
听这个姓,对于清朝官员,那是如雷灌耳。
“可是索军门的同族?”
“索军门正是家兄,因此才到这里来历练。”
虽说他这口语别扭,但还能让对面的清军听懂。
“原来如此,这个差事,在伊等那边,更加辛苦。”
要是看过漠北的地图,恰克图这个位置,是也速该的苦主和让老铁当苦主的蔑儿乞部的地盘,往北是林中百姓,那是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
清朝官员来到乌里雅苏台,也是比较遭罪的,不像是伊犁还很舒服,虽然冬天冷,夏天热,但是有土特产,在那里还能屯田。
漠北这地方.除了辽国的时候,在可敦城附近有七百户汉民和渤海人,就没有会种地的。
甚至这些人,到可敦城这个位置,都是来戍边的,代表辽国在漠北的存在,粮食是不见得能种出来。
因此,乌里雅苏台这种地方,也没几个人愿意来,来了还容易生病,比如丰绅殷德在这里当了阵副都统,很快就剩了半条命给抬回去了。
不过俄国人,素来也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西伯利亚都已经有些难受了。
相比之下,还是彼得堡和莫斯科那样的大城市更好一些。
“确实辛苦,不过也乐在其中。我与兄长不同,并不会带兵打仗,倒是和家父学了钱粮。”
这几个清军军官听了,也就知道了。
大概那位索军门,和家里人都不太一样。
“既是军门的兄弟,我等也当敬你。”
虽说这几个军官,年纪也都不小了,不过索军门给先帝和当今皇上的印象都很好,人家也是爵爷,俄国老毛子的爵位,是兄弟几个共享头衔的。
按照规矩,也要尊敬一些。
两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聊的还不错,清朝这边的军官,说起来要比那些没事儿读死书的儒生好打交道。
甚至瓦西里还把酒拿出来交换,俄国的伏特加虽然度数也就那么回事,但是这种子弟用的,自然是比较纯的好货。
这些清朝军官,自然也很是感谢,而且知无不言。
甚至他们是秋天到这里来换防的,连豫亲王家里的破事,他们都知道一些。
瓦西里听了以后,觉得要是俄国的贵族还是太自由了,在清朝这种世袭的“特级亲王”都能够因为犯罪剥夺了爵位,在俄国的贵族,有些地方似乎太无法无天了一些。
要是换成西欧那些人,没准还得吹一波中国皇帝的法治精神。
其实情况是,豫亲王逼死了一个侍女,正好在国丧期间,道光手边没有飞行道具,要不然上来大概就得把这货给崩了。
毕竟,拔刀可是会被身边大臣和侍卫给挡住的。
以前康熙要砍儿子的时候,那是被自己另外儿子抱大腿才给拦住。
瓦西里听到以后,也和大哥给自己讲过的故事对照了一下,此外还有俄国人在北京城百年来的见闻。
没错,要是算起来,伊斯梅洛夫使团来清朝的时候,那会儿还很早。
这种事情,还是能够对上的。
康熙那会儿,多少还沾点草原和渔猎的性情中人,而且也是一时激愤。
道光这一回,可是真的被这种无耻的玩意儿给搞破防了。
他们聊着的时候,旁边又有人要准备过关。
这几个清朝这边的军官,带着骑兵过去看的时候,也看到了雪橇和马车,上面都挂着清朝一边的旗帜。
上面坐着的,却是从爱尔兰逃难来的难民。
彼得广场血案发生以前,俄国商船经过爱尔兰时,就没少接到这些逃难甚至计划偷渡的爱尔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