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就包括瓦西里·达维多夫,他是骠旗兵诗人达维多夫的堂兄,还有拉耶夫斯基的同母弟,过去和索洛维约夫也是熟人,因为他是巴格拉季昂亲王的副官。
巴格拉季昂喜欢用达维多夫家的这些骠旗兵,不仅是熟悉,也在于他们都作战勇敢,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现在他坐在这里,听取沃尔康斯基的意见,大家也都听着。
“.那么伯爵是怎么说的?”
“他只是建议要踏实的做事,也不知道我们都要做什么。”
“看起来他去了一趟国外,回来以后改变了很多。”
发言的雅库什金是这些人当中最激进的,他甚至提出在1817年,沙皇本人前往莫斯科期间弑君。
虽说这在俄国也不是头一回,但是成员们明确表示反对,他们要拯救俄国,亚历山大本人的行为又不是暴君,统治也还算得人心。
之前倒霉的保罗,因为不和这些年轻人中的大部分在同一个时代,因此受到的同情也更多,甚至在他们眼中,保罗是一位有作为但是不幸的君主。
因此,这个刺杀计划就不成立。
更何况沃尔康斯基是沙皇的身边人,他也清楚沙皇本人目前的态度。
救国同盟也在这一次严重的分歧以后,正式的解散,并且进行了重组,也就是现在正在召开的会议。
这个新组织的名称,被定为“幸福同盟”,或者说翻译过来是“繁荣同盟”也是可以的。
这些人会定期聚会,此时没有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他们的入会制度很严格,也可以畅所欲言,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雅库什金提到索洛维约夫的态度,这些人当中不少都是出国征战大军的一员,对于索洛维约夫的印象也是很深刻的。
“可能他更爱他的家庭,还有那些情人,在击败了共同的敌人,还是他亲戚的拿破仑以后,就没有什么兴趣,做出一些变革了。”
“萨什卡(亚历山大·穆拉维约夫,救国同盟和幸福同盟的发起人),您为什么这么看,他一直都是那个米迦勒。”
“就好像是皇上总像是弥赛亚一样,伯爵更像是守护天使,没有了战争和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做什么事情的。他愿意做的,一定就是在克里米亚当总督,然后又做些什么,不是过去谢廖沙,我们都是孩子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刚从欧洲回来,在彼得堡的沙龙里,表达的思想,更多的是古典哲学,而不是现在流行的思想。”
“如果有他这样文武兼备的统帅,还有斯佩兰斯基那样的杰出官员,以及勇敢的米罗拉多维奇将军,他们来组成三执政,这个怎么样?”
维特根斯坦的副官,帕维尔·佩斯特尔,他突然又提出了这么一个计划。
这让众人都吃了一惊,不过总比雅库什金那个弑君计划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但是现在众人也都没有定论,佩斯特尔是南方驻军里参与组织的发起人之一,年轻也充满热情。
这提案虽然听起来有些立宪或者建立共和国的道理,但是也很不靠谱。
“至少现在还没有必要,只有米罗拉多维奇将军人在彼得堡,斯佩兰斯基先生去了西伯利亚,伯爵本人也不积极。”
穆拉维约夫本人还是比较理智的,他反对激进的建议,这一次也是要蒙混过关,成员之间的意见需要包容,但是也不是每个人的意见都要采纳。
佩斯特尔的计划,倒是沙皇近臣出身的沃尔康斯基和近卫炮兵军官伊利亚·多尔戈鲁科夫,他们两位亲王有些赞许的目光,但他们此时没有表态。
但这些幸福同盟的组织者,这一次也要发展成员,他们过段时间还要聚会。
佩斯特尔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他本人还是很失望的。
不过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距离索洛维约夫所在的克里米亚最近,又是维特根斯坦亲王的副官,通信这方面,他想要做事还是非常便利的。
于是他拉住沃尔康斯基,希望他能够提供一些意见。
“谢廖沙,都知道你姐夫彼得亲王和伯爵关系很好,他们长期在君主身边担任侍从将军,你应该也很熟悉他,不久前又去拜访过他。我想.你一定知道更多的消息。”
“伯爵只是不愿意加入罢了,而且他表示现在俄国需要繁荣和稳定。”
“那不正是我们的宗旨么?”
谢尔盖自己就是阅读理解不及格,没有听出来索洛维约夫的意思。
但这个佩斯特尔,那更是这方面得分为负,他仅仅通过沃尔康斯基的说辞,就判断索洛维约夫的是哪方面的。
为此,他还撺掇谢尔盖亲王,再给索洛维约夫写一封信。
不久以后,索洛维约夫就收到了一封来信,又是沃尔康斯基发来的。
对于这种信件,索洛维约夫还需要回复,毕竟贵族之间的正常社交总是要有的。
但他对于“拯救俄国”这种宏大的主题并没有什么兴趣,他还是主张实践。
只不过,这一次他说话的方式,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用词和典故方面,也总是要让这些冲动的年轻人看懂。
而且信件要简短,不要有过多的内容。
亲爱的谢廖沙:
祝你们一家安好,也代我向你姐姐索尼娅和我的朋友彼佳问好,我在1月22日收到了来信,只是因为去巴赫奇萨莱巡视,没能够立即回复。
你在波茨坦提到的事情,我在这里要再次强调,应该脚踏实地的去做事。
作为军人要严守岗位,作为贵族要关心自己庄园里农奴的生活,要改善他们的待遇。
这也是过去保罗·彼德罗维奇陛下的愿望,因此他颁布了敕令,还亲自巡视了很多地方,处理了请愿书,倾听人民的意见,亲自作为我们的榜样。
至于其余的事情,我只能说,如果今年秋天你能够来到我在辛菲罗波尔的新家,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环境,亲自参与劳动会让人感觉到幸福,要让人们按照新的办法来开垦土地,获得丰收,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米·谢·索洛维约夫
1818年1月24日(本章完)